萬聖節南瓜燈的故事+萬聖節為什麼用南瓜燈
萬聖節的傳說故事 萬聖節的簡單來歷故事
萬聖節的傳說故事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訛譯為萬聖節。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傳說,萬聖節的習俗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ALLSOULSDAY”(萬靈之日)。相傳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家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會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討糖吃的遊戲。
另外,萬聖節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傑克的人,他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傑克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傑克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傑克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傑克死後,因他不相信神,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於是只好將一個蘿蔔挖空,在裡邊放一根小蠟燭(或說一塊燃燒的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而據說後來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更勝一籌,於是蘿蔔燈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南瓜燈。
萬聖節的簡單來歷故事
故事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 HALLOWSDAY)。“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故事二
萬聖節原本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月節是讚美春天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的萬聖節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糅合而成的。
故事三
原來萬聖節源於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愛爾蘭人祖先)的屬陰節(Samhaim,讀作Sow-in)。基督教傳入後,為同化異教,就把原有的萬聖節 (AllSaints'Day或AllHallows)改在同一日,就是十一月一日,而十月三十一日就變成萬聖節前夕(Halloween)。
克勒特人原是遊牧民族。屬陰節,一方面是他們準備冬天來臨和迎接新年的節日;另一方面也是宗教節日。屬陰(Samhaim)就是他們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其祭司叫招逸(Druid)。雖沒正式的歷史記載,但一般研究者都認為,他們相信在屬陰節,人們能看見靈界的事物,其中包括迴歸的死人靈魂和靈界的邪魔。這些靈界個體都是屬於邪惡的,要在屬陰節那天加害於人,所以克勒特人就要討好(Treat)這些鬼靈,免得它們作惡報仇(Trick)。例如有人在家門前放置食物,讓鬼靈去享用,這就是?TrickorTreat?的起源。同時,當晚招逸祭司還舉行宗教典禮。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儀式中還有將被宰的牲畜用來獻祭。至於有沒有殺人獻祭,雖意見不一但無人否定。此外,肯定是有占卜邪術之類的事。
臘八節的傳說故事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民間故事
臘八節的傳說故事
相傳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節其它經典傳說故事
1、道教傳說
相傳臘月初八這一天是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的日子,只為校定生人受祿延益,在此日修道之人要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便能獲得福祿無量。
2、佛教傳說
在佛教便有釋迦牟尼佛在這一天悟道成佛一說,相傳在兩千五百年多年前,釋迦牟尼為求正法在金剛蓮臺之上,由於時日良久致使自己骨瘦如柴,幸得難陀與波羅二牧女提供的牛乳乳糜才得以為繼,終於在苦修四十八天後了悟佛法,大徹大悟。而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從此臘八便成為了佛教的一個重大紀念之日。
3、上古傳說
傳說五帝之一的顓頊有三子,此三子死後卻變為厲鬼專嚇孩童,令許多孩童驚嚇致病,而百姓得知赤豆能驅鬼,遍將赤豆等豆物混在一起煮粥,吃下此粥的孩童便可百邪不侵,祛病祛災。而此日正是臘月初八,遂將此日為“臘八節”,在此日家家便會煮“臘八粥”來紀念。
4、民間傳說
相傳有老夫婦二人娶一兒媳,但此媳卻終日好吃懶做,終於時至年糧食空癟關無以為繼,幸得鄰里賙濟,家家戶戶送來雜糧,這家人將此雜糧熬製成粥才得以度過難關。而也正因此事令媳婦改掉惡習,這一天便是臘月初八,從此在此日熬製臘八粥來紀念,有諺語云"吃頓雜糧粥,教訓記心頭"
5、朱元璋傳說
朱元璋當年還未成為皇帝之時,曾經落魄至極,被元軍囚禁大牢之中。在牢中飢腸轆轆的他從老鼠洞中扒出許多糧豆,他便將其放在-起熬了一鍋豆糧粥,而這天正是臘月初八。T正在識別再後來朱元璋榮登大寶成為大明皇帝還對此事念念不忘,遍將每年的臘月初八定為臘八節並在這一天煮粥紀念。
6、岳飛傳說
臘八節的由來源於對大宋忠臣的懷念。相傳岳飛在率領部下抗金之時,有一日兵至朱仙鎮,兵將由於缺衣少食致使挨餓受凍,但四方百姓聽聞是岳飛抗金兵將到此,便家家戶戶煮粥相濟,如此岳飛才得以大勝金軍。而這一天便是臘月初八,後人便在每年的臘月初八煮粥以示紀念。
7、秦始皇修長城傳說
相傳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動用天下勞工,但是卻經常無糧繼日,由於當時條件艱苦,勞工家人也無法將糧食及時送到,所以眾勞工便將僅剩的少許糧食湊在一起,熬成一鍋雜糧粥用以渡過難關。而這一天便是臘月初八,後人便在臘月初八這天熬臘八粥來紀念此日。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寒食節的相關傳說故事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寒食節的相關傳說故事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他侍奉的國君叫晉文公,即公子重耳。有一回,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一直跟隨重耳。傳說寒食節,是從春秋時代為紀念忠臣介之推傳下來的。
有一次,公子重耳流亡魏國時,途中病了,貧病交加,十分困苦。平時,重耳靠從臣們採摘野菜野果充飢,今天病後,野菜野果再也咽不下肚。這時,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熬成肉湯,獻給重耳吃,使重耳度過了難關。
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叫晉文公。開始,他對介之推在極困難時期給他的獻身幫助,還 銘記在心裡。但是時間久了,就漸漸忘了。一次,他對隨從他流亡的功臣們進行封賞,竟然忘記了介之推。介之推十分難受,決心不再見這個忘恩負義的君主。他便揹著年邁的母親,逃進家鄉附近一個大山裡過隱居生活。後來,晉文公發現了自己左右少了一個介之推,並回想起自己忘了獎賞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非常愧疚,便忙去找介之推,這才聽說他已跑到深山隱居起來了。晉文公親自去他隱居的山裡尋找,只見重重青山,蔥蔥樹木,哪能見到介之推的影子?他在山頂上呼喊,只聽見山谷的迴音,不見介之推出山相見。晉文公想,介之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一定要揹著他母親逃出山外來,這樣就能見到他了。於是,他命令放火燒山。正趕風急火旺,火一下漫延數十里,燒三日不息,把一片青山燒成焦土,但仍然不見介之推出山來。人們在火息後才看見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林中了。
晉文公想求見介之推,不料介之推寧被燒死也不相見,晉文公更加悲傷。這事傳出後,人們都尊敬和懷念介之推。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這就是每年三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介之推是火燒死的,人們在這天不忍心舉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
寒食節時間的變革
古代的寒食節也曾叫“禁菸節”,每年到這一時節,要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周舉初在幷州作刺史時,當地計程車民尊介子推為鄉神,大家怕冬季神靈不高興見火,於是每年冬天有一個月要禁菸冷食。北方隆冬一個月不見火的後果自然不堪設想,許多老弱病殘者就在此期間被斷送了性命。周舉為革除這一陋俗,真可謂費盡心機,後來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求神告廟之策。周舉作一長長的弔書,掛在介子推廟前祭悼,弔書中說:老百姓盛冬去火冷食,殘損民命,這原本不應該是神靈所希望之舉。寒冬時冷食一個月實在有點不近情理,念神靈能體諒生民,從此一月寒食改為三日即可。其實,寒食俗持續下來的很重要原因是迎合了古人講的“與時楷行”、“唯變所適”的道理:官府說一月冷食時間長,那就改為三天或更短一點時間。官府說“北方隆冬邁寒,將有不堪之患”,那就推遲一段時間,到春暖花開時再過節。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已基本上確定在了清明節令期間。
寒食節的歷史
隋唐時期寒食節的主要活動專案已逐漸演變為事關幹家萬戶的祭祖掃墓,但這一時期國人對禁菸冷食仍不敢掉以輕心。唐宋時期反映寒食節禁菸冷食的作品依然比比皆是。從唐代詩人韓擁《寒食》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宋代詩人宋白《宮詞百首》“寒食宮中也禁菸,鬱金堂北畫鞦韆”等詩作中不難看出,唐宋時期寒食節連皇宮內也得受到禁菸約束,甚至帝王與他的近臣們都只能幹些別出心裁偷點蠟燭的勾當。
宋代以後,寒食禁菸之俗在一些地方依然不衰。介休綿山為介子推封田所在地,這裡的回蠻寺有北宋鹹平五年(1002)建立的“每節清明,大地禁火”警示碑。汾州府南0.5公里處則建一處禁火臺,專供里人在寒食節祭把介子推。宋詞人周密在其《癸辛雜識》中還記有當時官家查處百姓寒食節禁火的一段故事。文中說,由綿上引發的寒食禁火,昇平時禁七日(宋代規定寒食節七天假日),喪亂之年則禁三日。在規定禁火日,鄉里的長輩要挨家挨戶用雞毛查撥各家的灶灰,雞毛焦卷,說明這家沒禁火,就得罰香紙錢。
元代,南方一些城市仍保留“過禁菸”習俗。屆時,有街市男女踏青拈香,鬥雞賦鞠,梭門鞦韆,畫船遊湖,盡情享受禁菸節之樂趣。元代僧人圓至《寒食》詩曰:“清明院落無燈火,獨繞回廊體夜香。”這裡顯然告訴人們,在元代,僧人居住的古廟院落中還保留著名副其實的禁菸之俗。
明清以後,曾讓昔日先民們嘗夠了憂愁和歡樂的寒食禁菸節俗逐漸被淡化,一些文籍中雖然偶然也對此項活動有所敘及,但真正意義上的寒食禁菸已成為有其說而無其事。“寒食幾曾煙果斷,尾閭愁說海堪填。”清代鴉片戰爭時期著名詩人魏源,正是利用了當時寒食禁菸僅有其說來喻諷清政府禁鴉片不力,一語雙關,寫出了諷刺憂憤的政治抒情名詩。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這個節日是在清明節之前一兩天就會到來的節日,每個節日存在就有著一定的道理,節日的故事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寒食節的由來故事有哪些呢?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下面就是我們所總結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傳說這個節日,是從春秋時代為紀念忠臣介之推傳下來的。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 ...
中元節的來歷故事 中元節的起源
1、相傳,釋迦牟尼弟子目連尊者父母雙亡,修道之前十分思念母親,得道後,他開天眼通在地獄尋找自己的母親。發現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以救其母。
2、佛陀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佛說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尊者與眾僧人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百 ...
萬聖節南瓜燈的故事 萬聖節為什麼用南瓜燈
萬聖節南瓜燈的故事 萬聖節為什麼用南瓜燈
南瓜燈源於古代愛爾蘭。傳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在萬聖節當日,他設圈套將魔鬼困在一棵樹上,他不許魔鬼下來,直至惡魔答應永遠不讓他住在地獄。Jack死後,因他不相信神,他不能進天堂,而魔鬼也不讓他入地獄,為了協助Jack找到回人間的路徑,魔鬼 ...
萬聖節為什麼掛南瓜燈 關於萬聖節南瓜燈的故事
導語: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去家家戶戶討糖,是一個對孩子來說非常有趣的節日,那麼萬聖節為什麼掛南瓜燈?關於萬聖節南瓜燈的故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萬聖節為什麼掛南瓜燈
在每年 ...
萬聖節為什麼用南瓜燈做裝飾 萬聖節南瓜燈起源於哪個國家
萬聖節為什麼用南瓜燈做裝飾
萬聖節用南瓜燈做裝飾源自西方傳說。
萬聖節,最早起源於古西歐的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習俗十分奇特,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也就是新年前夜,年輕人會集合在一起,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蔔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遊走於村落間。
在西方傳說中,死 ...
萬聖節不能幹什麼有什麼禁忌 關於南瓜燈的傳說
萬聖節不能幹什麼有什麼禁忌?關於南瓜燈的傳說,農曆九月,正值菊花開放的時節,所以古人也把這個月份稱為菊月。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萬聖節不能幹什麼有什麼禁忌?
①穿衣忌諱
萬聖節當晚外出,有兩大忌,一忌穿黑衣,皆因黑黑沉沉的顏色,鬼怪靈體最喜歡依附在此;二忌穿紅衣,紅色對於惡鬼來說,屬標奇立異的 ...
萬聖節的由來 萬聖節為什麼用南瓜燈
萬聖節是西方的節日,在這一天常常是需要吃糖果的,那麼萬聖節的由來是什麼呢?萬聖節應該吃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萬聖節的由來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傳說自公元前5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到了公元1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