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蒙古族有什麼節日+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回族有什麼節日 回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回族有什麼節日 回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回族主要有4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蓋德爾節、登霄節。

  開齋節:回族的傳統節日。阿拉伯語為爾代-菲土爾,爾代意為節日,菲土爾意為開齋。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齋月期間,每日晚和開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應到清真寺沐浴淨身,做禮拜。開齋日禮完爾代下殿後,互相攥手以示祝賀回族很重視開齋節,一般都要儘量參加節日聚禮。家長還要帶領成年孩子一起禮拜,是為最佳。

  古爾邦節:回族的傳統節日。又稱宰牲節、犧牲節、忠孝節、小開齋。時在希吉來即伊斯蘭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掛彩旗、張貼標語,裝飾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淨身,新衣白帽,聚會清真寺,阿訇帶領穆斯林面向麥加舉行會禮,俗稱禮爾代。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屆時還要舉行摔跤、武術表演等娛樂活動,並由阿訇率領遊墳,以悼念亡者。聖紀節,是伊斯蘭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紀念日。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這一天又稱作“聖忌”。中國的穆斯林習慣將聖忌和聖紀合併紀念,稱為辦聖會。在清真寺誦經紀念,然後與會者會餐,炸油香,吃打滷麵、全羊菜等。

  蓋德爾夜: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齋月)第二十七日夜。蓋德爾,阿拉伯語,意為珍貴之夜。亦稱蓋德晚夕。俗稱坐夜。是日穆斯林封夠了二十七個齋,是開齋的前一夜。相傳,真主安拉於該夜開始頒降《古蘭經》。屆時禮拜後,阿訇要誦經、講經。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裡,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匐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回民也叫“女聖紀”。

  登霄節:登霄節不是所有的回民都過,主要是一些篤信伊斯蘭教的回族穆斯林參加。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階梯”。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祈禱,以示紀念。這天晚上睡覺比較遲,一般都要聽開學阿匐講“瓦爾茲”。

  回族禁忌習俗有哪些

  回族的禁忌習俗,主要有三大類:

  在飲食方面,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菸、喝酒等;

  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

  在社會行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貸,玩賭等。

  一、回族的禁豬習俗

  豬是回族群眾最為敏感的一個問題,也是回族風俗習慣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無論遇到什麼壓力和阻力,始終未改變回族禁養豬,禁食豬肉的習慣。

  二、回族禁食自死物及其他習俗

  回族在飲食方面,除了禁食豬肉外,還禁食狗、驢、騾等不反芻動物的肉,禁食兇猛禽獸和自死的牛、駝、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動物與飛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誦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動物等。

藏族有什麼節日 藏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有什麼節日 藏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藏曆新年、朝山節、燃燈節、燒香節等。在中國境內主要分佈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

  藏曆新年

  藏族稱新年為“洛薩”。藏曆年古時曾以麥熟為歲首或麥收為歲首,是在夏秋季。據記載,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歷法,它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幾百年過後,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確推算出冬至日歸時間,並以此作為一年初始,形成了節日及各種儀軌。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後入藏成婚結盟,帶來內地的歷法。此後,藏族古曆法與漢歷、印度曆法相結合,到元代時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為一體的獨特的歷法。大約十三世紀元代的薩迦王朝時定為藏曆元月一日為新歲起始,沿襲至今。

  藏族節日繁多,其中最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義的要數藏曆新年。藏曆新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一年最大的節慶。從藏曆十二月中旬開始,人們就準備過年吃、穿、用的節日用品。成千上萬的農牧民湧入拉薩城,購買各種年貨。此時是拉薩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季節。

  藏民族過年是從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開始的。晚上,家家戶戶要團聚在一起吃“古突”(麵糰肉粥),以此辭舊迎新,求得太平康樂。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完九道“古突”後,舉著火把,放起鞭炮,呼喊著“出來”,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給來年帶來好運。

  藏曆除夕是個十分忙碌的日子。這天,除打掃房舍、個人衛生外,各家都要在一個叫“竹素琪瑪”的木鬥內裝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後把琪瑪、“卡賽”(油炸果子)、青稞酒、羊頭、水果、茶葉、酥油、鹽巴等擺放在正堂藏櫃之上,在大門前用糌粑或白粉畫上吉祥八圖,預祝新年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藏曆初一,是在凌晨時分吉祥的“折嘎”說唱中迎來的。藏族人大年初一會來一個“搶水比賽”,每戶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邊、井口或自來水下“搶”頭道水。據藏族傳統,藏曆初一誰搶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稱為“銀水”,預示著吉祥、幸運,財源滾滾。當太陽昇起時,盛裝的人們按長幼次序已吃完幾道節日食品。那時,鄰居間就要挨戶端琪瑪、敬青稞酒,高誦沿傳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瑪帕卓貢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辭。此後,全家會閉門歡聚。大年初一,許多信仰佛教的農牧民還到拉薩的大昭寺進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親訪友活動使大街小巷熱鬧起來,也成了人們展示新年時裝的時刻,到處都是“洛薩(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聲。

  大年初三的活動則以宗教、文體內容為主,轉經路上、房頂上瀰漫著濃濃的桑煙,年輕人在房頂和山頂上插五彩經幡,以祈福禳災,而廣大農牧區還將舉行新馬馱鞍儀式、賽馬、拔河、投擲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藏曆新年的歡慶活動將一直持續到藏曆正月十五。

  藏曆農家年

  由於在藏曆的元月,後藏(西藏主要的產糧區,指日喀則一帶)農民就要開始春耕,所以後藏一帶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曆12月1日定為藏曆農家新年。

  過藏曆農家年的習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則一帶,其中包括西藏拉薩的尼木縣,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在藏曆每年的1月1日過新年的。

  藏族節日本就繁多,而藏曆農家新年是後藏一帶最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義的節日。從藏曆11月中旬開始,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時吃、穿、用的節日用品。

  雖然真正的農家新年是藏曆12月1日,但過節的喜慶活動則從藏曆11月29日就開始了。從這天晚上的“古突”閤家團聚開始,藏曆農家新年的一系列歡樂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藏曆農家新年的歡慶活動與西藏其他地區過藏曆新年的活動基本相同,其歡樂活動將一直持續到藏曆正月十五。

  薩噶達瓦節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薩噶達瓦節。關於它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紀念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說是紀念文成公主到達拉薩的日子。這天西藏各地都要舉行宗教紀念活動。在雲南的藏族人民有的還要到維西縣的達摩山朝拜,有“轉葛拉”(繞山)的儀式。

  女兒節

  甘肅文縣的藏族,每年農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們的“女兒節”。節日期間,姑娘們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豔麗的服裝,帶上美味可口的佳餚,上山採茶對歌,和小夥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旺果節

  旺果節是西藏藏族傳統節日之一。節期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糧食收成在望,藏民們便揹著經卷轉繞田間,預祝豐收。同時舉行賽馬、射箭、文藝表演等活動。

  雪頓節

  雪頓節是藏族傳統節日,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藏語“雪”意為“酸奶”,“頓”意為“宴會”,雪頓節即為酸奶節,每逢藏曆6月30日舉行,為期四五天。據佛教規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時間內禁止出門。夏季,藏曆6月底期滿,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進行施捨。當時純屬宗教活動。

  17世紀中葉,清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後,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戲團體集中到拉薩為雪頓節助興,雪頓節活動演變成為以藏戲匯演為主,宗教和文娛活動相結合的重要節日,故又稱“藏戲節”,因其範圍侷限在寺廟內外,並以哲蚌寺為中心,故稱為“哲蚌雪頓節”。18世紀初,雪頓節活動中心從哲蚌寺轉移到羅布林卡,允許市民入園觀看藏戲。

  西藏民主改革後,雪頓節成為人民群眾自己的節日。節日期間有哲蚌曬佛、藏戲表演、逛林卡等活動。每年的藏曆6月30日,拉薩市西郊的哲蚌寺都舉行盛大的“展佛”活動,讓更多的信徒有機會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對這樣的佛事活動不加干預。節日期間,羅布林卡內,人山人海,林木間到處是帳篷、地席,藏族群眾歡聚在這裡喝著青稞酒、酥油茶,吃著酸奶子,並觀看藏戲和欣賞各種文藝節目。

  1993年,拉薩市人民政府決定,從1993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拉薩雪頓節,同時舉辦拉薩雪頓節物資交易會。1993年8月16日,首屆“雪交會”開幕。如今雪頓節已發展成融文藝匯演、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物資交流、產品展銷、體育競技、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盛會。

  2004年,拉薩市人民政府決定,為了解決傳統雪頓節以藏曆為準,每年的公曆日期不一致,給國內外遊客造成不便的問題,從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動依然按傳統的藏曆6月30日進行外,由市政府主辦的雪頓節固定為每年公曆8月18日開幕。

  “白來日追”節

  藏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傳統節日——白來日追,即“吉祥天母節”。

  關於這個節日的起源,藏族民間有個生動的傳說:大昭寺的守護神母瑪索傑姆有三個女兒,小女兒白拉協姆,二女兒東贊傑姆,大女兒白拉扎姆。因為她們不聽話,母親便許了咒,願大女兒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見一次。咒愿實現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薩河南岸赤僕宗贊,每年只能在藏曆10月15日相見一次。

  為慶祝“天母節”,婦女們在這一天刻意梳妝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禱。西藏自古就有不論貧富向晚輩、僧侶、小孩們進行施捨的習俗,小孩們在這一天是最快樂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來日追”節日零花錢。

  從藏曆10月14日晚上開始,朝拜白拉扎姆的信徒絡繹不絕,許多善男信女紛紛向天母敬獻哈達,大昭寺的全寺僧眾舉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和會供曼荼羅的定時大祭,並將白拉扎姆的天母像面朝拉薩河南岸的赤撲地,而赤撲地也把宗讚的塑像面朝北,表示兩相會面之意。

我們的節日中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是為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而開展的主題活動。它主要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重陽節,以及一些地域性民俗節日,在每個傳統節日裡,根據本地的習俗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傳統節日煥發新的活力。


中國傳統節日多少個 中國一年中多少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多少個 中國一年中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一年共有11個,分別是:春節、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乞巧(七夕)、中秋、重陽、臘日(臘八節)、小年、除夕。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 ...

一年多少個傳統節日都是什麼節

  我國傳統節日,一年有11個傳統節日分別為: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   【元宵】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   【寒食】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清明】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端午】又稱端陽、重午、重五。   【乞巧】又稱少 ...

三月份什麼中國傳統節日

  三月份沒有中國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節正月 ...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

  1、春節:一年之始,永珍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裡 ...

西方的節日 西方傳統節日清單

  西方的節日   元旦節   元旦節(New Year's ), 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鐘聲, 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情人節   二月十四日是一個複雜而又有趣的節日。你可以用一個心狀的盒子,裡面放上巧克力糖,來傳遞愛的資 ...

苗族的傳統節日 苗族傳統節日時間和風俗

  苗族的傳統節日 苗族傳統節日時間和風俗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春節、龍船節、四月八節、吃新節、蘆笙節、花山節、趕秋節、踩鼓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   一、苗年,主要盛行在貴州,廣西兩省苗族聚居區。分別為農曆的九,十,或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 傳統節日的風俗簡單介紹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 傳統節日的風俗簡單介紹   1、春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節日習俗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