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很多動物都有遷徙的習慣。在不同的季節,它們會選擇不同的地方生活。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我們人類也需要遷徙。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遷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比如蒙古族,因為蒙古族的建築多為敖包,他們生活在草原上,遇到不可避免的災害時,就必須要遷徙到安全地方生活。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蒙古族的遷徙活動以及遷徙禮儀吧。
蒙古族的遷徙在蒙古語中叫走敖特爾。在受到自然災害或特殊情況時蒙古部族就會走敖特爾。走敖特爾分為近距離和遠距離兩種。近距離走敖特爾是在自己所屬的地域內選擇較好的草場,也就是小範圍遷徙的方式,在過去選擇的四季草場內度過災害。遠距離走敖特爾是到較遠的地方借用他鄉的草場,這種大遷徙往往是整個部族一起,跨越較大的地域。一般走敖特爾時間的長短根據自然災害的輕重、牲畜的膘情而定的。
遷徙要選擇晴天麗日進行。如去的地方不遠,黎明時分就動手搬遷,日頭朗照的時候已經到了新盤上。一家之主在搬遷之前,要跟鄰近的長者商議,搬到那裡合適,什麼地方下盤。搬遷的頭一天,要準備好車輛,把傢俱收拾停當。
大遊牧這種遊牧的遷徙方式,一直延續到北宋末期。滿清皇帝對蒙古各部實行分而治之政策以後,就剩下小遊牧這一種遊牧方式。它既是蒙古人社會生活的一種模式,也是一種牧業生產方式。這種遷徙方式,只有在社會秩序比較穩定的條件下才能存在。蒙古人遷徙的主要載體是牛車,此外還有駝車、馬車、駝馱、馬幫等等。
四季遊牧營地的選擇:各個季節的氣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選擇春、夏、秋、冬營地的條件也各不相同。春季對牲畜是最為嚴酷的季節,經過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牲畜膘情大為下降,抵抗能力減弱。因此,春營地要選擇可以避免風雪災害的草場,以利達到保膘保畜的目的。夏天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選擇山陰、山丘、山間平川的細嫩草場,同時要注意有山頂、山丘可乘涼。秋季是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要選擇草質好、涼爽的草場,以增強牲畜的耐寒能力。冬營地主要是為了保護牲畜安全度過嚴寒而漫長的冬季,要選擇山陽地帶,要特別注意牲畜的臥地。俗話說“三分飲食,七分臥地”,說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環節是臥地。
蒙古族遷徙中的禮節:
搬遷的途中,要是碰上住戶,這家的人們要給奉獻遷徙之茶。應有女主人熬好新茶,連同盤子裡的餅一起敬上,並向搬遷者祝賀。雙方道別馱子啟程以後,這家人要從後面把剩下的茶灑在路上,祝福他們一路平安。
搬遷途中遇到的行人,一般從搬遷隊伍的左面交臂而過,從老人開始一一問安。同時把左腳從馬鐙抽出來,互相寒暄著走過,以此來代替下馬問好。
搬遷中遇上敖包,還要說一些吉利的話。而且把哈達系在敖包上,順時針繞三匝而去。這種風俗,可能是古代自然崇拜的產物。
快到新址的時候,這家尊長要先跑過去,把一個籤子插到早已選好的包址上。駝馱一到他便迎上去,把女主人的馬鞍取下來,放在新址東邊夫妻將要睡覺的床腳,一直到搭蓋完蒙古包才挪開。這是尊重婦女的一種形式。在新址上插籤子的時候,要在灶火所在的地方,放一塊支撐火撐子的石頭。但忌諱在別人搭過包的地方再插籤搭包。
搭蓋新包後,在新灶上舉火,準備豐盛的食品,請左鄰右舍來喝茶。來客將禮品呈上後,將哈達拴在墜繩上,有一位年邁的祝頌人,手捧哈達和盛滿鮮奶的銀碗,高聲吟唱《蒙古包祝詞》。說唱祝詞的時候,要用鮮奶衝著套瑙、烏尼、哈那忌灑,或者用綿羊頭、四根大肋、脛骨、尾骨等紮在紅柳棍的一端,以鮮奶為裝點,向套瑙、烏尼、哈納指點一下表示祝福。祝詞說完以後,要把上述食品各取少許,作為“德額吉”(食物的上品)獻在火中,將羊頭放在套瑙的東西橫木上,把乳酪在墜繩上夾三天。氈包的祝詞各地不同但十分豐富,既有傳統浪漫的部分,也有現實的描述。既有古老歷史的遺痕,也有當代新增的部分。有固定的套路,也有即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