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另有《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兩百萬言;
2、俚曲十四種,分別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
3、戲本三出,分別有:《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
1、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另有《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兩百萬言;
2、俚曲十四種,分別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
3、戲本三出,分別有:《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是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故事;二是人與人或非人之間的友情故事;三是不滿黑暗社會現實的反抗故事;四是諷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訓誡的故事。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透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蒲松齡在這部標誌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巔峰的作品中,反映了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生活,尤其是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創造了眾多風采各異的人物形象。對封建官場的黑暗、科舉制度的腐朽、封建社會婦女的遭遇等重大的社會問題進行揭露、抨擊、批判。
蒲松齡生於明末,成長生活於清初,是社會急劇動盪的時期。由於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清軍的燒殺擄掠、農民起義軍的南征北戰、連年的水旱災荒,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城市凋敝,田園荒蕪,白骨蔽野,遍地瘡痍。
蒲松齡出生前後,他的家鄉山東幾乎年年發生水旱蝗災,以至於“人相食”,有些省區甚至“父子兄弟夫妻相食”。蒲松齡以他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創作了《聊齋志異》,表達自己的孤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