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什麼典故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什麼典故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這就是小說和戲劇中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典故主要是說明人不得志。

蕭何月下追韓信故事

  1、《蕭何追韓信》,是一篇歷史故事,文章涉及最為關鍵的是人才問題。漢王劉邦遭楚王忌諱,被遠封巴蜀和漢中,身處不利境遇。

  2、而漢王對現狀極其不滿,一心養精蓄銳,和楚王項羽再爭天下。正當用人之際,蕭何突然出走,故事在這裡設定懸念,堂堂一個丞相為何也出走當蕭何回來說出原因順勢引出主要人物韓信。

  3、故事由此開始;漢王聽從蕭何建議,欲拜韓信為大將,故事繼續發展;但在拜封儀式上,君相又出現矛盾,最終漢王從大局出發,舉行正式拜封儀式,故事達到高潮。最終韓信為劉邦所用,獻計獻策,操練兵馬,協助劉邦建立漢王朝,故事完滿結束。

  4、項羽進了咸陽,殺了秦王子嬰和秦國貴族八百多人,還下命令燒阿房宮。跟隨項羽進關的五十多萬兵士,誰沒受過秦朝的壓迫?他們見了豪華的阿房宮,想到他們過去受的罪,心裡燃燒起報仇的火苗。項羽一聲令下,大夥兒就放起火來。

  5、這場火一直燒了三個月,把阿房宮燒成一堆瓦礫。

  項羽原來是楚國的貴族,趁著農民起義的機會,參加了反秦戰爭。滅了秦朝以後,他不可能為廣大農民著想。他決定重新劃分封地,把統一了的中國又弄得四分五裂。

  6、當時名義上的首領還是楚懷王。項羽把他改稱為義帝,表面上承認他是帝,實際上只讓義帝頂個虛名,一切分封的事,都得聽他主張。他把六國舊貴族和有功的將領一共封了十八個王,自稱為西楚霸王。春秋時期不是有霸主嗎?項羽自稱霸主,等於宣佈他有權號令別的諸侯,諸侯都得由他指揮。到了第二年,項羽乾脆把掛名的義帝殺了。

  7、分封諸侯以後,各國諸侯就都分別帶兵回自己的封國去,項羽也回到他的封國西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8、在十八個諸侯中,項羽最忌的是劉邦。他把劉邦封在偏遠的巴蜀和漢中,稱為漢王;又把關中地區封給秦國的三名降將章邯等人,讓他們擋住劉邦,不讓劉邦出來。

  9、漢王劉邦對他的封地很不滿意,但是自己兵力弱小,沒法跟項羽計較,只好帶著人馬到封國的都城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去。

  10、漢王到了南鄭,拜蕭何為丞相,曹參、樊噲、周勃等為將軍,養精蓄銳,準備再和項羽爭奪天下。但是他手下的兵士們卻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有人開小差逃走,急得漢王連飯也吃不下。

  11、有一天,忽然有人來報告:“丞相逃走了。”漢王急壞了,真像突然被人斬掉了左右手一樣難過。到了第三天早晨,蕭何才回來。漢王見了他,又氣又高興,責問蕭何說:“你怎麼也逃走?”蕭何說:“我怎麼會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漢王又問他:“你追誰呢?”蕭何說:“韓信。”

  12、蕭何所說的韓信,本來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後,路過淮陰,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裡當個小兵。項梁死了,又跟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個小軍官。

  13、韓信好幾迴向項羽獻計策,項羽都沒有采用。韓信感到十分失望。趕到漢王劉邦到南鄭去的時候,韓信就投奔漢王。

  14、韓信到了南鄭,漢王也只給他當個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法被抓了起來,差不多快要被砍頭了。幸虧漢王部下一個將軍夏侯嬰經過,韓信高聲呼喊,向他求救,說:“漢王難道不想打天下了嗎,為什麼要斬壯士?”

  15、夏侯嬰看韓信的模樣,真是一條好漢,把他放了,還向漢王推薦。但漢王只派韓信做個管糧食的官。

  16、後來,丞相蕭何見到了韓信,跟他談了談,認為韓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還幾次三番勸漢王重用他,但漢王總是不聽。

  17、韓信知道漢王不肯重用他,趁著將士紛紛開小差的時候,也找個機會走了。

  18、蕭何得到韓信逃走的訊息,急得跺腳,立即親自騎上快馬追趕上去,追了兩天,才把韓信找了回來。

  19、漢王聽說蕭何追的是韓信,生氣地罵蕭何說:“逃走的將軍有十來個,沒聽說你追過誰,單單去追韓信,是什麼道理?”

  20、蕭何說:“一般的將軍有的是,像韓信那樣的人才,簡直是舉世無雙。大王要是準備在漢中呆一輩子,那就用不到韓信;要是準備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準備怎麼樣?”

  21、漢王說:“我當然要回東邊去。哪能老呆在這兒呢?”蕭何說:“大王一定要爭天下,就趕緊重用韓信;不重用他,韓信早晚還是要走的。”漢王說:“好吧,我就依著你的意思,讓他做個將軍。”蕭何說:“叫他做將軍,還是留不住他。”漢王說:“讓他擔任大將吧!”蕭何很高興地說:“這是大王的英明。”

  22、漢王叫蕭何把韓信找來,想馬上拜他為大將。蕭何直爽地說:“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禮貌。拜大將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鬧著玩似地叫他來就來。大王決心拜他為大將,要擇個好日子,還得隆重地舉行拜將的儀式才好。”

  漢王說:“好,我都依你。”

  23、漢營裡傳出訊息,漢王要擇日子拜大將啦。幾個跟隨漢王多年的將軍個個興奮得睡不著覺,認為這次自己一定能當上大將。

  趕到拜大將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將竟是平日被他們瞧不起的韓信,一下子都楞了。

  24、漢王舉行拜將儀式以後,再接見韓信,說:“丞相多次推薦將軍,將軍一定有好計策,請將軍指教。”

  25、韓信謝過漢王,向漢王詳詳細細分析了楚(項羽)漢雙方的條件,認為漢王發兵東征,一定能戰勝項羽。漢王越聽越高興,只後悔沒早點發現這個人才。

  26、打那以後,韓信就指揮將士,操練兵馬,東征項羽的條件漸漸成熟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哪一集

  在電視劇《楚漢傳奇》中蕭何月下追韓信是第49集。《楚漢傳奇》是一部80集的史詩電視連續劇。該劇主要講述的是秦始皇猝死之後,天下大亂,群雄爭霸的故事。

  電視劇(又稱為劇集、電視戲劇節目、電視戲劇或電視系列劇)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臺和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藝術樣式。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劇,利用電視技術製作並透過電視網放映。


何月是什麼意思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京劇傳統劇目。   該劇目講述了秦朝末年,劉邦起義滅秦,蕭何器重韓信之才,三薦於劉邦,劉邦不肯重用。韓信憤而出走,蕭何聞聽韓信離去,深恐失去人才,不顧道路艱難,戴月追趕,勸韓信迴轉,再向劉邦推薦,韓信才得登臺拜帥的故事。   薦書,要他去見劉邦。韓信到達褒中時被夏侯嬰引見給相國蕭何,得 ...

青龍背上埋典故

  據信韓信有一罈三墓,除在漢中有拜將壇遺址,還有3處墓地,韓信被呂后所殺後,把頭顱送到山西正在征戰的劉邦,劉邦把頭葬在山西靈石。韓信身首分家,身軀被葬在西安灞橋。家鄉淮安僅是一處衣冠冢。 據網上介紹,《咸寧縣誌》卷十四的陵墓誌記載,淮陰侯韓信墓在古長安城東三十里。《關中勝蹟圖志》記載,漢淮陰候韓信墓在長安城 ...

什麼識得人才

  蕭何月下追韓信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軍,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 ...

誰有之辱典故

  淮陰侯韓信,淮陰縣人。韓信幼時失去了父母,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 ...

何為自保出賣兄弟

  蕭何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郡豐邑(今中國江蘇省豐縣)人。是漢朝初年丞相、西漢初年政治家。諡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一。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   歷史上眾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們所信奉的中庸哲學,講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   因此,所謂 ...

歷史上何、、張良是怎麼死的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據說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前186年(漢高後二年),張良逝,諡號文成侯。   公元前193年,年邁的蕭何,由於常年為漢室操勞,終於臥病不起。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漢朝建立後韓信被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 ...

之辱故事

  1、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   2、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