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彈“陳調”繼承人劉天韻的生平
蘇州評彈“陳調”繼承人劉天韻的生平
能夠繼承一個戲劇劇種,一定有著對戲劇不一樣的感情,也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在那麼多人之中得到繼承的位置,那麼陳調的繼承人劉天韻,在一生中付出了多少努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蘇州評彈,瞭解看看。
可能感興趣》》京劇裘派傳人都有誰
劉天韻自幼師從夏蓮生,10歲學藝,藝名十齡童。17歲學說《三笑》,後又補學《落金扇》,注重研究彩旦、小丑一類腳色的表演,擅唱“陳調”、“山歌詞”等曲調。新中國成立後,積極說新書,唱新曲,演出的書戲《小二黑結婚》獲得好評。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參加第一部反映現實生活中篇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創作和演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老貧農的形象。
此外,改編演出了現代題材短篇曲目《孟老頭》、《學旺似旺》,都受到群眾歡迎;參加整理、改編並演出傳統曲目《老地保》、《玄都求雨》、《三約牡丹亭》、《追丹》以及《義責王魁》等,均有較高成就,為傳播蘇州彈詞這一藝術瑰寶作出了貢獻。他經常注意觀察生活,熟悉各種人物,虛心向同行請教,刻畫人物生動逼真。他還塑造了《林沖》酒店的店小二、山神廟中的陸謙,《獵虎記》中的樂和,《三約牡丹亭》中的大踱、二刁,《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王魁負桂英》中的王忠,《王佐斷臂》中的哈迷蚩等眾多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以精湛的演技、深厚的藝術功底,透過說與演,體現人物性格的內心活動,做到形神結合,在長時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現實主義的表演方法。
他的說表富於激情,並且能大膽地摒棄脫離書情、破壞人物形象的低階噱頭,著力於塑造人物和組織情節,提高了書目內容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淨化了舞臺,深受聽眾喜愛。1960年7月23日在中國文聯代表大會上為毛、劉、周等中央領導演唱了《林沖踏雪》選曲,周聽了稱讚唱詞編寫得好,唱得也好。劉天韻曾擔任上海評彈團首任團長。1960年參加第三次全國文代會並當選為負責團成員。1962年任上海曲藝家協會第一任負責人和上海市文聯副負責人。1995年10月26~30日,為劉天韻誕辰90週年舉辦紀念活動,市文聯副負責人吳宗錫,市文化局副局長樂美勤,民盟上海市副秘書長王丹鳳等領導,出席了紀念活動研討會並觀看了有關演出。
蘇州評彈嚴調創始人:嚴雪亭流派唱腔
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橫生!嚴調也是評彈的一種流派。
那麼,本期瞭解蘇州評彈嚴調創始人:嚴雪亭流派唱腔。
彈詞流派“嚴調”創始人“評彈皇帝”嚴雪亭嚴雪亭(1913——1983),彈詞演員。原名鑑初。江蘇蘇州人。
彈詞皇帝嚴雪亭1913年11月13日出生。1928年拜徐雲志為師。1930年光裕社出小道,取得藝人身份。1940年3月2日徐領徒(朱耀庭代領)光裕社出大道。(同日還有蔣月泉)1940年5月欲拜李伯康為師習《楊乃武》被拒。後請陳範我編寫《楊乃武》,電臺播出後初露鋒芒。
1945年中秋與李伯康比說《楊乃武》。李帶領徐綠霞張鴻聲劉天韻來蘇州做“秋檔”嚴請楊仁麟韓士良汪雲峰應戰。互做百餘天后,李“漂”於中央書場,嚴躋身名家之列。1945年年末與範雪君演出《楊乃武》後,在評彈界稱為“評彈皇帝”。1948年上海《書壇週刊》舉辦評選“十大說書名家”。
10月3日載選票,嚴榮登榜首,再次確定“書壇至尊”地位。1952年加盟上海評彈團,成為主要演員。1962年赴香港演出,受到熱烈歡迎。文革時與蔣月泉楊振雄張鴻聲姚蔭梅唐耿良張鑑庭吳宗錫李慶福陳靈犀被列入“上海評彈團十大牛鬼蛇神”打到牛棚裡。
文革後嚴受到迫害。1976年積鬱成疾患“帕金森”。1983年4月16日14點3分病情加重去世。11歲進銀匠鋪當學徒,工餘聽書入迷。14歲拜徐雲志為師學彈詞《三笑》。15歲起以單檔形式在江浙一帶演出。20世紀30年代初即嶄露頭角。1936年進入上海,漸有聲譽。
因《三笑》書熟,曾說唱彈詞《賽金花》等。後選定以《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主要演出書目,請陳範吾記錄脩潤指令碼。演出之後,蜚聲書壇,紅極一時。1950年後,曾說唱長篇《九紋龍史進》、《四進士》、《情探》、《十五貫》等。1952年及1956年兩次參加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其間一度單檔演出長篇彈詞《白毛女》。
1962年曾隨團赴香港演出。1974年任教於上海評彈團學館。自說《楊乃武與小白菜》後,蒐集史料,研究清代官場禮儀、民間習俗,使情節更為細膩生動,矛盾更為激烈,懸念增強,並吸收通俗話劇表演方法,運用各地方言,對書中人物繪聲繪形,加強了感染力。50年代開始,結合演出,不斷整理加工,精益求精。並整理出相關作品。
蘇州評彈“琴調”創始人朱雪琴的一生
一個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一生中能夠把自己所學所擁有的東西貢獻出來,一定就是最偉大的事情,在一個從小就隨父親學藝,沒有經過很特殊教學的人,能夠成為琴調的創始人,那一定付出很多努力,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蘇州評彈朱雪琴的一生。
可能感興趣》》元雜劇四大家的是誰
朱雪琴,(1923~1994)一級演員。女,江蘇常熟人。系彈詞藝人朱蓉舫之養女,幼時隨父習藝,未滿10歲即上臺唱開篇。11歲後在江浙一帶演出,於抗戰勝利後即成為響檔。
朱雪琴,建國後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團。在“沈調”的基礎上,兼收“俞調”、“夏調”等流派的唱腔,創立獨特風格的“琴調”。演唱時,精神飽滿,氣勢豪放,感情充沛,雄健明快。她所演唱的《南泥灣》、《好八連》、《游水出衝山》等,成為深受聽眾歡迎的保留節目。
蘇州彈詞女演員。彈詞唱調“琴調”創始人。江蘇常熟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七歲從養父朱蓉舫習藝,學說“雙金錠”,九歲就開始登臺插邊花唱開篇,十一歲起與叔父朱雲天拼雙檔在江浙一帶演唱彈詞《白蛇傳》、《玉蜻蜓》、《雙金錠》、《描金鳳》、《珍珠塔》等節目,其父常常告誡她說:“一個藝人不能光學人家,學人家只是象別人,要自己獨創一格,包括彈奏樂器,也是這樣”。建國後,任上海評彈團演員。一九五一年起與郭彬卿拼雙檔演唱《珍珠塔》、《琵琶記》、《梁祝》,一九五六年參加上海市人民評彈團(今上海評彈團),她的唱腔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從花哨走向質樸、顯露走向深沉,琴調的明快流暢更有發展,更善於表達奔放激動的情緒,她所演唱的現代題材的開篇和選段《岳母刺字》、《南泥灣》、《好八連》、《游水出衝山》等,深受歡迎,影響頗廣。
她從小就致力於評彈,傾心於藝術,不僅在樂器上苦下功夫,特別在唱腔上認真探索。長期實踐中,她在“馬”、“沈”、“薛”的基礎上,兼收幷蓄了許多,其它的評彈流派如俞調、夏調等個別旋律,且吸收了京劇的某些唱腔,發展了彈詞唱調中吟誦體的特色,高低、緩疾、頓挫、抑揚,變化多端,氣勢磅礴,如潑墨大寫,再加上她天賦音域較寬,嗓音渾厚,有著男性的某些音色,唱起來神態弈弈,透過面風、手勢的配合和強烈、跳躍的節奏,常常十幾句疊句一氣呵成,緊緊抓住聽眾,琴調最初出現時,某些人嗤之為“怪腔怪調”,後來逐漸被廣大聽眾肯定。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演唱風格:說表流暢親切、颱風穩重大方、眼神運用恰到好處、手面動作乾淨漂亮,故在書檯上真正做到心到、手到、眼到而特別傳神。唱腔上則在“馬調”、“沈薛調”的基礎上,創造了氣勢磅礴、爽利輕快、旋律大起大伏、疊句一氣呵成的“琴調”流派,並在三絃的演奏上創造了大量的“花過門”,配之以郭彬卿的琵琶伴奏,真可謂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煞是好聽,深受廣大評彈愛好者的喜愛和歡迎。
蘇州評彈三大流派之一“俞調”的歷史
每一個戲劇曲種的傳承,都會各自的特點,每一個戲劇的歷史,都會有很多讓人不解,但又覺得不可思議的特點,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蘇州評彈三大流派之一“俞調”的歷史。
可能感興趣》》京劇裘派傳人都有誰
俞調是俞秀山(生卒年、出身、籍貫不詳。為清嘉慶、道光時人)吸收江南民間音樂,豐富了唱腔旋律 ...
國樂一代宗師劉天華
劉天華(1895-1932)是中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中國民族音樂的一代宗師。
1895年劉天華出生於中國江蘇江陰縣的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劉天華三兄弟是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劉氏三傑",哥哥劉半農早年參加新文化運動,以後成為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語文學家。在這樣的家庭影響下,劉天華在就讀於中 ...
蘇州評彈
評彈攝影圖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臺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絃,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評彈起源於山明水秀的江南水鄉——蘇州, ...
求一部喪屍小說主角叫劉天良的
《末日之城》
作 者:十階浮屠作品集
簡介:當末日席捲而至,活屍如潮水般湧來,整個世界一夜之間淪為人間地獄!在這裡,如果沒有必死的決心,就沒有活下去的可能!這是屬於全世界的末日,更是屬於你我的末日!所以我恨這裡,因為這裡是地獄!但我也愛這裡,因為這裡是天堂 ...
劉天華二胡作品的藝術特點
劉天華二胡作品的藝術特點:曲聲悠長,回味無窮。劉天華(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劉壽椿,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
二胡(拼音:Erhu)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絃樂器。二胡,即二絃胡琴,又名“南胡”、“嗡 ...
蘇州小年夜是指哪一天
蘇州小年夜是指臘月廿四,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因此過小年非常隆重,蘇州祭灶的供品主要是米粉糰子等甜食,認為灶神吃了這樣的食品後,講出來的話也會比較甜。
但對蘇州人來說,年糕是蘇州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節物,用於祭祀眾神、歲朝供奉先人、新年饋贈親友。小年是中國傳統節日,即傳統的祀灶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 ...
蘇州評彈的歷史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評彈的歷史悠久,約有四百年曆史,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彈詞演員使用的樂器以三絃、琵琶為主。蘇州評彈以它輕便靈活的形式、優美動聽的音樂、生動傳神的說表、引人入勝的內容而博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