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將至,你知道處暑要吃什麼嗎?
處暑節氣將至,你知道處暑要吃什麼嗎?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民間食俗多,如吃鴨子、龍眼泡稀飯、吃白丸子……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到底處暑習俗吃什麼?
處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1、鴨子
民間歷來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北京和南京迄今還保留著這一食俗,每到處暑這一天,北京人就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而老南京人如果有空則會在家煲蘿蔔老鴨或者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當地俗話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鴨全身都是寶。鴨肉味甘、鹹、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骨蒸勞熱、小便不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症。老母鴨能補虛滋陰,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
2、龍眼
處暑時節正是福州龍眼成熟的時候,福州以前種植很多龍眼,本地的龍眼遍佈城鄉,清甜而且價廉,人們喜歡吃龍眼以進補。福州民間以前常把龍眼剝皮後,用米湯衝熱吃,也有調稀飯吃,更多的是佐調“白丸子”(糯米磨製的)吃。然後把龍眼核串起來掛在孩子脖子上玩,就是所謂的“八月龍眼串素珠”。
3、白丸子
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
4、涼茶
此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製藥方,然後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5、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製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乾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後,裝進木製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鹹,口感甚佳。
6、梨
據《本草綱目》記載,梨可“潤肺良心、消痰降火”,處暑吃梨子能利尿通便、緩解秋燥。在秋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有益健康。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營養價值很高,一般人都可食用,肝炎、肝硬化、腎功能不佳者尤其適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品性寒涼,故一次不要吃得過多;脾胃虛寒者、發熱的人不宜吃生梨,可把梨切塊煮水食用。
雨水節氣將至,這幾個養生常識須知曉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日期在每年公曆的2月18日-20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30°。
雨水,有兩層含義,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節氣開始氣溫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比較頻繁,這個時期要特別注意升提的調理和養生技巧。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在雨水節氣裡養出個好的身體。
避風禦寒慎防病
雨水時節正處初春,雖然氣候從冬寒向春暖過渡,但仍處在調整階段,冷空氣仍較頻繁。外出踏青活動,當注意不要減衣過早,愛美的女士可圍上一條薄絲巾,優雅大方又能保護頸部免受風寒。初春乍暖乍寒,天氣多變,老人家當慎防心腦血管意外,因此尤其應該注意保暖。
開始養陽
雨水過後,人體應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
養脾胃
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溼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溼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不要過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涼茶,可適當吃些較溫些的甜食,以養脾胃,避免脾胃受涼。正如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可多食大棗、菠菜、荸薺、甘蔗、茼蒿、山藥等。風多物燥的天氣易使口舌乾燥,宜食果蔬及湯粥,如枸杞粥、紅棗粥、銀耳粥等,調補脾胃亦可用白菊花、決明子、西洋參等。
穩定情緒
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應當繼續進行春捂外,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鍊法。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防潮除溼
隨著天氣轉暖,室內逐漸開始出現回潮現象,溼氣加重的問題讓人甚是懊惱。潮溼天氣時,腰膝關節病、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還有各種軟組織風溼病容易出現症狀反覆或加重。及時使用吸溼劑、除溼包等保持室內乾爽,或可利用空調或專門除溼器抽溼,以免傢俱黴變、衣物溼冷致病。家中食品防潮也不容忽視,食物儘量放入冰箱,乾貨注意密封儲存,家中藥品除密封外也可考慮加入安全的乾燥劑。
多加鍛鍊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的發生除了由於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其實也還與人們一個冬天運動較少有關係。長時間不運動,會使血液迴圈量減少,大腦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自然就會產生睏乏感。所以多加運動會讓你的身體和大腦都興奮起來,讓你神清氣爽。
春節貼春聯,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過年家家戶戶貼對聯,但是你知道對聯的習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貔貅催財又鎮宅,你知道它忌諱什麼嗎?
貔貅是個好東西啊,既能夠招財也能夠鎮宅,可謂是風水吉祥物中的“佼佼者”了,但是這樣的一種瑞獸,脾氣可不小,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你知道它的忌諱是什麼嗎?本期的貔貅帶你去了解貔貅的忌諱大全。
一、請貔貅時的忌諱:
1、屬虎的人不適合佩戴貔貅,白虎和貔貅兩者相沖,虎年出生的人會對貔貅的靈氣有很大程度的削 ...
小孩燙傷怎麼辦 孩子燙傷後最佳的治療時間只有2分鐘,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
涼水衝:立即用冷水(或自來水)幫寶寶持續衝傷口10分鐘以上,直到疼痛感明顯減輕,甚至消失,冷水衝是燙傷處理最關鍵的一步,是第一選擇,越快越好!千萬不要輕信偏方,忙著塗抹牙膏、醬油、紫藥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還妨礙醫生觀察燙傷嚴重程度,增加清理傷口的難度。
皮膚輕微發紅時:如果燙傷部位只是輕微的發紅可 ...
矽藻泥的價格受四點因素影響,你知道是哪四點嗎?
矽藻泥是一種新型環保的裝修材料,具有淨化室內空氣、吸除甲醛等功能,當然價格要比普通牆面材料要貴許多,那麼你知道矽藻泥價格貴是受哪些因素嗎?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有哪些因素吧
1、品牌
其實無論買什麼材料,品牌都是影響價格的一個首要因素,矽藻泥也一樣。不同牌子矽藻泥廠家都有統一定價,這點很好理解,就像買 ...
望梅止渴的典故,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有這麼一句話:“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可我去做了,而你只能望梅止渴,畫餅充飢,靠想象”這句話中出現的望梅止渴是什麼意思,望梅止渴有什麼樣的典故呢?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做詳細的介紹。來一起看看吧。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著巨大的熱量,大地 ...
毛南族樂器,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毛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雖然毛南族人口稀少,但他們的文化已經令人享譽海內外了。下面一起來毛南族文化裡看看吧。
蜂鼓,因其鼓身形似蜂而得名,是毛南族膜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每當慶祝豐收和歡度節日之際,能歌善舞的各族人 ...
汗流浹背的典故,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韓寒的《就這麼漂來漂去》中說道:“有的人花幾百塊錢在桑拿裡洗澡按摩,出門還是如此的空虛,有的人花幾百塊錢讓自己腰痠背疼汗流浹背,卻應該是無比的滿足。”。汗流浹背為什麼還滿足?本期民間故事告訴你。
故事一
漢大將軍
霍光,是漢武帝的託孤重臣,輔佐八歲即位的漢昭帝執政,威勢很重。霍光身邊有個叫楊敞 ...
處暑將至,多吃9種白色食物,養好肺,秋冬少生病
下週一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節氣。“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處暑時節天氣開始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增大,空氣也變得很乾燥,最容易傷害肺部。所以,這個時期要特別注重對肺臟的調養,飲食上要多吃一些清肺潤肺、益氣補肺的食物。那麼食物能夠潤肺養肺呢?
處暑過後,多吃9種白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