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西藏望果節

西藏望果節

  在西藏農村,除了藏曆年外,就數望果節熱鬧了。

  望果節流行於農區,是藏族人民預祝農業豐收的節日。“望”意為“田地”,“果”意為“轉圈”。“望果”從字面上講,就是轉地頭。

  望果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穀物成熟之前舉行。舊西藏約定俗成是在“鳥王”——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過節。1951年後,根據農事的安排,過節的日期各不相同,拉薩從陽曆八月初開始,節期三至五天。江孜、日喀則等地則在陽曆七月中旬。

  節日期間,廣大農區人民穿著民族服裝,帶著經書和唐嘎等法器,老年人和小孩子坐在四輪馬車上,姑娘和小夥子們,或者揹著青稞酒,或者提著酥油茶,或者拎著菜盒子,聚集在田間地頭巡遊,盡情歌舞。巡遊完後,舉行賽歌、賽馬、賽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動。

  “望果節”已有15OO多年的歷史。據《苯教歷演算法》記載,早在公元5世紀末,即佈德貢傑時期,雅礱地區已開始興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為了農業豐收,藏王佈德貢傑便向苯教教主請求賜以教旨,教主教農人繞田地轉圈巡遊,求“天”保豐收。這就是“望果”的來源。

西藏的春節習俗

  藏曆年是我國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藏曆年是按藏曆推算出來的。它基本上與我們現在的農曆相同。只是在藏曆中每月的日數有重有缺。藏曆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十五天。因為全民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是一個娛神和娛人、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

  新年的準備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開始了。除購置吃喝玩樂的年貨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鬥,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另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還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切瑪”和麥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臨近節日,男人們忙著打掃庭院,婦女則精心製作“卡賽”,一種酥油炸成的麵食,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塗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餚。“卡賽”的品種花色常常成為女主人勤勞、智慧和熱情的象徵,在節日裡分外引人注目。十二月二十丸日進入除夕。這天,要給窗戶門相換上新布簾,在房頂插上簇新的經幡,門前、房梁和廚房也要用白粉畫上十字元號等吉祥圖案,構成一派喜慶的氣氛。入夜,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吃一頓例行的“古突”,類似漢族新年的團圓飯。“古突”是用面屹塔、羊肉、人參果煮成的稀飯。家庭主婦在煮飯前悄悄在一些面屹塔裡分別包進石頭、羊毛、辣椒、木炭、硬幣等物品。誰吃到這些東西必須當眾吐出來,預兆此人的命運和心地。石頭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軟,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饒人,硬幣預示財運亨通。於是大家相互議論,哈哈大笑一場,掀起歡樂的高潮。接著,全家用糌粑捏製一個魔女和兩個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頭等殘渣傾入楷巴捏成的碗裡。由一個婦女捧著魔女和殘羹剩飯跑步扔到室外,一個男人點燃一團乾草緊緊相隨,口裡念著:“魔鬼出來,魔鬼出來!”讓乾草與魔女和殘羹剩飯一起燒成灰燼。同時,孩子們放起鞭炮,算是驅走惡魔,迎來了吉祥的新年。大年初一這天,家庭主婦起得最早。五點鐘左右就要煮一鍋“羌枯”,即放有糟巴、紅糖和奶渣的青棵酒,給每人送上一碗。家人尚未起床,就在被窩裡喝完“羌枯”,繼續矇頭睡覺。主婦則坐在窗前等待日出,當東方晨曦初露的時節,匆匆背上水桶去河邊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傳說這時的水最為聖潔、清甜,誰家最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裡就能免去許多災難。天亮了,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畢,晚輩就開始向長輩恭賀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後開始早餐,互敬青棵酒。在牧區,主婦按照家庭成員的數目煮好羊頭,用食案捧到年齡最長的男子面前,由他依長幼的次序分發給每人一隻羊頭,一把小刀。大家到著火爐一面剝羊頭肉吃,一面互祝新年家庭和睦,人增畜旺。大年初一這天,一般都閉門謝客。大街冷清,人們只在家裡舉行慶祝和佛事活動。元月初二開始,親朋好友開始串門拜年。客人登門必道“洛薩扎西德勒(新年好),主人貝捧起“切瑪”到門口迎接客人,客人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拈起一撮粘巴、幾粒青棵拋向天空,表示敬神;再拈起一撮糌粑和青棵送進自己嘴裡,感謝主人的盛情。然後入坐飲酒聊天。這天起,民間藝人也四出活動,演唱藏戲和“折嘎”。

西藏亞東火葬習俗

  亞東,藏語桌木,意為險峻谷,位於喜瑪拉雅山南坡。亞東地勢北高南低,全縣自帕裡向南延伸,呈北寬南窄的條形地帶,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與西藏其它地方天葬有不同的喪葬習俗一火葬。據當地的人講,由於亞東群山環抱,很少有禿鷲下來,故一直選用火葬。火葬,在亞東藏族中是一種高階的葬法,由於葬法在群眾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其儀式也比較隆重。亞東喪葬的過程如下:

  一、屍體的處置

  人一斷氣,主人家馬上派人通知親屬及近鄰,同時要派一位直系親屬去自己信仰的寺院占卜算卦,確定火葬的日辰,死者在家停放時間的長短,待人求卦回來後,方能確定。下一步就準備對屍體進行處理,與主家關係比較密切的近鄰就用溫水(溫水中有藏紅花等藏藥),替死者擦洗一遍,然後在死者的眼耳、鼻等隙中塞滿鮮穌油,把死者的兩手、兩腳交迭在一起,相成胎兒形,從頭到腳,不許有裸露肌膚之處,然後裝到棺材裡頭(棺材是木材做的正方形).把棺材放到堂屋的地板上,堂屋本身擺滿酥油燈,在這三天當中,有喇嘛白天黑夜的進行誦經。

  二、具體過程

  火葬者的遺體,一般在家停放三天,頭兩天主家守護死者,到了要火化的前一天晚上,全村各戶至少來一人,大家在死者家靜坐一夜,表情十分嚴肅認真,只是默默喝酒、喝茶。清晨四點左右,大家就開始早餐,七點左右,主家給死者敬獻哈達,然後全村各戶要來人給死者敬獻哈達,獻完哈達,四個年輕力壯的人抬起棺材往火葬場走,親屬把死者送出大門。

  到了火葬場,可看到一座石塊壘成的塔狀建築物,將死者從塔口放置在搭好的 井 字形柴禾上,轉好頭向。活佛在死者頭前的平地上畫八卦圖,點燃火,邊燒邊唸經,火葬也同時開始,燒完之後喪葬也告一段落,即乾淨、又不上墳掃墓,只是根據自家情況念大、中、小經。三天之後,死者直系親屬派人去收拾燒後的骨灰,開啟塔門,依據骨灰上留下的腳跡,可推斷死者的轉世,如:骨灰上留下拘爪印,即說明死者轉世為狗,以此類推。至此,火葬儀式全部結束。


西藏旅遊應當尊重當地習俗

  藏學專家、青海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長穆興天告訴記者,到西藏旅遊需要注意和尊重以下習俗:   一、順時針行進。到寺院等宗教場所或藏族同胞住所參觀時,行進路線應儘量選擇順時針方向。見到佛像或藏族同胞尊崇的物品時,切忌手心向下用手指隨意指點,應儘量手心朝上用手託狀指示,以示尊重。   二、飲食禁忌。藏族 ...

西藏喪葬習俗之水葬

  在西藏,水葬可以說是天葬的一種輔助葬俗。在藏文化的腹心地區,盛行天葬的地帶,水葬只用於鰥寡孤獨及乞丐等經濟地位低下者,葬儀也較為簡單。將死者屍體背到河邊,肢解後投入水中,或者用白布包裹.將整屍投放河裡。在這裡,水葬被視為低等級葬俗.   在藏文化邊遠區,特別是藏南深山峽谷缺乏老鷹的地帶,水葬成為當地人的主 ...

西藏喪葬習俗之天葬

  就天葬的起源.既有本土起源說,又有印度、中亞舶來說.一般公認天葬分兩個階段,西藏先實行的是一種無意識“棄屍於野”的”原始天葬”。到十一、十二世紀,隨著佛教思想的影響,天葬逐漸儀式化,進入“人為天葬”時期,而後數百年間天葬儀軌日臻完善。天葬也成為藏區眾多喪葬習俗中最流行、占主導地位的葬俗。   一套完整的喪 ...

西藏喪葬習俗之塔葬

  塔葬被藏族視為最高等級的葬俗,只有大活佛和極個別貴族才能享此殊榮,將肉身經過防腐處理儲存在金銀塔內.受人供養。   在藏區,對施行塔葬的遺體的防腐處理方法較多。一種是先用摻香料的藥水浸泡洗滌遺體後,多次敷鹽巴以吸乾體內的血和黃水。這些粘滿活佛血和黃水的鹽巴叫 頓擦 ,被藏族視為聖物,既能包醫百病,又能去災 ...

西藏喪葬習俗之火葬

  火葬也是西藏較早產生的一種葬俗。早期可能受中國西部、西南部少數民族火葬習俗的影響.但後來隨佛教的傳入,西藏的火葬儀軌明顯打上了更多印度火葬習俗的烙印。   人們認為火葬在藏區屬較高等級的葬式,一般只用於高僧活佛和貴族。其實這只是相對前後藏、安多等缺少樹木的地方而言,但在森林樹木眾多的西藏東部、東南部,特別 ...

西藏其他喪葬習俗

  除上述在各地主要流行的葬式外,西藏還存在著其它一些輔助性葬俗。   崖 葬:   藏南吉隆藏布河谷一帶較為典型。當地同時並存水葬,火葬。   人死後,人們請高僧打卦占卜來決定葬式。如適合採取崖葬,便用酥油或牛奶塗抹屍體. 同時用鹽巴、香料進行防腐處理.然後入殮四方形的小木箱中。有些不用葬具,用繩索將穿著衣 ...

中國西藏文化周在波蘭華沙開幕

  11月5日電 2012波蘭·中國西藏文化周”5日在波蘭首都華沙隆重開幕。   此次中國西藏文化周將透過“雪域風采”圖片展覽、“魅力西藏”歌舞表演、“傾聽西藏”藏學家藏醫學家交流活動等形式展現西藏悠久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以及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生動景象。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