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別的民俗
西藏特別的民俗
在西藏有很多特別的東西,除了大山大水,也許最吸引人的就是這個古老民族的習俗。而特殊自然環境和後來滲入到生活各個角落的宗教信仰是影響人們生活最大的兩個方面。
傳統生活
草原帳篷----帳篷由牧人們編織,所用的材料大都取自犛牛,帳篷是犛牛毛織的,帳篷繩是犛牛毛編的。
服 裝----喇嘛和尼姑的穿著:西藏僧人服裝主要有3件:上身穿坎肩,下身著紅色僧裙,肩頭斜纏一條比身體長約兩倍的暗紅色袈裟。
天 葬----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這是人類一個共同的和永恆的命題,獻身精神是藏傳佛教所倡導的主旨,天葬與此主旨是相吻合的。
藏紅花與草紅花----草紅花又叫紅花,原產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栽培歷史也很長,草紅花與藏紅花僅一字之差。
藏曆曆法----西藏的天文曆法是幾千年來藏族勞動人民根據生產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藏曆把天體分為十二宮,用十二地支屬相配以五行)來紀年。
藏族人名及其稱謂----漢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趙、錢、孫、李,百家姓盡人皆知。漢族人因為自己有姓氏,所以遇見藏族人,也要問“您貴姓?”,弄得對方很難回答,因為藏族是無姓的。
西藏風馬旗藝術----在祖國的西藏高原上,在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的藏族聚居區以及尼泊爾、錫金、不丹、克什米爾等鄰邦,人們隨處都能見到一串串、一叢叢、一片片以經咒圖象木版印於布、麻紗、絲綢和土紙上的各色小旗。這些方形、角形、條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門首、繩索、族幢、樹枝上,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構成了一種連地接天的境界。
宗教活功----它是藏族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他們希望在有生之年多積功德,以求來生的幸福。
六字真言---- "??、嘛、呢、叭、咪、??"六字大明真言,源於梵語,為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
傳統節日——傳昭大法會,它是西藏最大的宗教節日。此會是由格魯派創始人、宗教的改革家 宗喀巴於1409年在拉薩發起的一次祈禱大會延續而來的。
西藏山南門巴族民俗風情
門巴民俗風情(2232Idc):位於錯那縣,經度91o49′、緯度27o55′~48′,國家級旅遊資源。
“門巴”這一族稱,既是門巴族的自稱,也是他稱,意思是“居住在門隅的人”。門隅勒布河谷還有特有的人文景觀,本地居民絕大多數為門巴族,是我國門巴族主要聚居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勤勞勇敢的門巴族人民,尤其是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燦爛獨特的民俗文化。無論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還是節日禮俗,無不表現出民族特有的風彩,形成了門巴族獨有的民族風情。農業是門巴族的主要產業,鋤耕、犁耕(木犁)和刀耕火種並存,畜牧業次之,門巴族的木器中以木碗最著名,它是門巴族和藏族農、牧民最喜愛的飲食器具。精緻的木碗還是高階手工藝品.封建領主要求門巴族農奴工匠將木碗以抵押差賦。竹器編制在門巴族群眾中十分普遍,竹器種類繁多,有筐、蔞、席、篩、箕、盒、桶、碗、勺等。門巴族人民的吃、穿、住、傢俱、語言、結婚、喪葬等都有其獨特的風俗,構成了門巴族民族風情旅遊資源。
西藏民俗及禮儀禁忌
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須一飲而盡。
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禁忌在別人後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忌諱別人用手觸控頭頂。
小暑的趣味民俗20字 小暑節氣特別的民俗活動
小暑的趣味民俗20字 小暑節氣特別的民俗活動
小暑的趣味民俗有:吃暑羊、食新、封齋、舐牛、吃藕、弈棋、鬥畫眉、養蟈蟈兒、撲流螢等。具體如下:
吃暑羊
“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入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 ...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 ...
廣西桂北的七月半民俗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 ...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
藏族傳統民俗節日藏曆年習俗
藏曆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的關係的,藏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曆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 ...
藏族民俗傳統節日
1、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