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記金華的雙龍洞外洞的特點是什麼

記金華的雙龍洞外洞的特點是什麼

  記金華的雙龍洞外洞的特點是:景色優美、洞口狹長。《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遊記,記敘了作者葉聖陶遊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遊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後寫內洞,是按空間順序寫的。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離地下河頂灰巖僅有0.30米左右的間隙,進內洞須仰臥小舟而入。

記金華的雙龍洞內洞的特點是什麼

  黑、奇、大。另一種解釋是 漆黑、寬廣、值得欣賞。重點描寫石鐘乳和石筍的特點。原文節選:內洞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麼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金華雙龍洞工作人員怎麼進洞

  雙龍洞口是需要坐船進去的,6人平躺在小船上,很快,十秒鐘都不到就到裡面了,裡面真的是別有洞天,感覺到了一個秘境。金華雙龍洞是一整個風景區,裡面包含了雙龍洞,冰瀑洞,二仙洞等等5個溶洞2個寺廟。景色特別美的,尤其是雙龍洞那邊那個湖,有幾分九寨的感覺。雙龍洞,因洞口有兩塊鐘乳石如龍頭而得名,有1600多年曆史,但令其出名的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記金華的雙龍洞。景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到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最高的英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龍洞有什麼特點

  雙龍洞分內洞和外洞,外洞有外“寬”內“大”的特點,內洞有“黑”、“奇”、“大”這三個特點。   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離地下河頂灰巖僅有0.30米左右的間隙,進內洞須仰臥小舟而入,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長、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 ...

浙江金華龍洞介紹

  1、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2、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離地下河頂灰巖僅有0.30米左右的間隙,進內洞須仰臥小舟而入。外 ...

金華龍洞的歷史傳說

  傳說,古代婺州連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龍和黃龍知後,偷來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卻因觸犯天條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壓住脖頸,困在雙龍內洞,但雙龍仍頑強地仰頭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絕。   雙龍洞海拔約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一青一黃,酷似兩龍頭,兩龍頭在外洞,而龍身卻藏在內洞,故 ...

金華龍洞景區內有哪些景點

  金華雙龍風景名勝區分為雙龍洞、黃大仙、尖峰雙龍洞山、赤松山、大盤天和家園裡六大景點,其中雙龍洞和黃大仙為核心景區,主要景點為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桃源洞、金華觀和黃大仙祖宮等,金華雙龍洞風景名勝區的文字記載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第三十六洞天金華山”,宋朝名相王安石贊為“橫 ...

金華龍洞下雨天能去嗎

  金華雙龍洞下雨天的景色別具一格,適合遊客前往觀賞。   雙龍洞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北郊的金華山西南山麓。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平均氣溫比城區低6攝氏度,是一處以山嶽森林為背景,地下懸河、岩溶奇觀、赤松祖庭為特色。觀光旅遊、康體休閒、避暑納涼、海外朝聖為主要功能。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區。 ...

金華龍洞的資料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到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離地下河頂灰巖僅有30釐米左右的間隙,進內洞須仰臥小舟而入。外洞高大明亮,洞 ...

金華龍洞這篇課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遊記,記敘了作者葉聖陶遊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遊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後寫內洞。採用了“移步換景法”。   表達了作者葉聖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   注: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