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誠誠懇懇多指人的態度真誠懇摯,虛心接受別人有意義的意見和批評。形容人誠實而懇切,不弄虛作假,以光明磊落的動機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2、例句
(1)老師教學生兢兢業業,學生對老師誠誠懇懇。
(2)我們對待自己的客戶要誠誠懇懇。
(3)做掌櫃要誠誠懇懇。做夥計要兢兢業業。
1、推誠相信,漢語成語,拼音是tuī chéng xiāng xìn,意思是指以真心對待人。出自《三國演義》。
2、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之家小也。”
1、誠宜開張聖聽的誠是的確,確實之類的意思。和一般的“古人誠不餘欺”中的“誠”是一個意思。
2、此句出自《出師表》,此文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聖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3、此文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誠,漢語漢字。形聲字;從言,從成,意未:對待人們要誠實講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戲和陰謀詭計。
古意:
1、確實。“此誠不能與爭鋒。”“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真誠。“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3、句首發語詞。“誠能見所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今意:
誠實,誠信,真 ...
1、指真心,如誠懇、誠心、誠實、忠誠等。
2、指實在、的確的意思,如誠然、誠有此事等。
誠是中國古代哲學術語。《中庸》認為"誠"這一精神實體起著化生萬物的作用:“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質之終始,無誠不物。”
"唐代李翱將誠視為"聖人之性",是 ...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意思是:在狂風中才能看出草的堅韌,在亂世裡方能顯出忠臣的赤誠之心。
《賜蕭瑀》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李世民賜給蕭瑀的一首詩。這首詩盛讚蕭瑀的仁德。前兩句寫識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頌揚蕭瑀在動亂和危難時刻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一個臣子的忠誠和立場。後兩句寫知人善 ...
真摯,真誠懇切,多指朋友之間的感情。其近義詞為誠摯,反義詞為偽善、虛假、虛偽。
含義:
真誠懇切(多指朋友之間的感情) 。
出處:
昭槤《嘯亭續錄先恭王之正》:“壬戌冬,路過三河旅店,見壁有文達詩,挑燈屬和,涔然淚下,其真摯也如此。”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三:“讀其集中家書數篇,語 ...
1、誠宜開張聖聽的誠是的確,確實之類的意思。和一般的“古人誠不餘欺”中的“誠”是一個意思。
2、此句出自《出師表》,此文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聖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
1、誠能見可欲的誠釋義:如果。【出自】:《諫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徵.唐代。
2、《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於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
3、在他的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 ...
諄諄告誠,諄諄是指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誠是指規勸。意思是懇切耐心地勸告。出處《詩經·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關於淳淳告誠一句的例句有很多,例如:
1、諄諄告誠地服務客戶是本公司存在的惟一理由。
2、使用者對企業的諄諄告誠是企業的市場資源,是企業的無價之寶。
3、 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和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