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國國相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讓其擔任國相治理國家;
2、魏惠王並未任用商鞅;
3、公叔痤死後,商鞅攜帶李悝的《法經》投奔秦國,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面見孝公;
4、商鞅第一次用帝道遊說秦孝公,孝公並未任用商鞅並指責了他;
5、商鞅第二次用王道之術遊說秦孝公,孝公不能接受並再次責備商鞅;
6、商鞅第三次用霸道之術遊說秦孝公,獲得孝公的肯定但沒有被採用;
7、最後商鞅與孝公暢談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時十分入迷,二人暢談數日毫無倦意,秦孝公因此大為所動,遂請商鞅入秦。
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兩個人沒有關係。
秦孝公時期,啟用了商鞅,對秦國變法,讓秦國真正強大了起來。唯一的關係是,商鞅變法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商鞅,衛國人,漢族。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秦始皇,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正式登基,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起第一個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秦朝。定都咸陽。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
1、商鞅:商鞅推行變法,對秦王朝的國勢強盛,進而統一六國,建立一統天下的秦王朝,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商鞅代表了當時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他推行的變法遭到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反對,最後被殘害。可以說,商鞅為秦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秦始皇:秦始皇的功績在於他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國家。他還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有力的促進了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但是秦始皇也有過錯,例如焚書坑儒,實行嚴刑峻法等,徵收高額賦稅,給人民造成極大的痛苦。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秦始皇的功還是大於過的。
孝公問曰:“聞子有伯道,何不早賜教於寡人乎?”鞅對曰:“臣非不欲言也。但伯者之術,與帝王異。帝王之道,在順民情,伯者之道,必逆民情。”孝公勃然按劍變色曰:“夫伯者之道,安在其必逆人情哉!”鞅對曰:“夫琴瑟不調,必改弦而更張之。政不更張,不可為治。小民狃於目前之安,不顧百世之利,可與樂成,難於慮始。如仲父相 ...
35歲左右。
1、商鞅出生於公元前395年。
2、秦孝公與公元前361年即位,此時商鞅34歲。
3、公元前359年他就得到秦孝公的重用,開始策劃變法,此時他36歲。並於公元前356年開始第一次變法,此時他39歲。
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人,衛國國君的後裔, ...
受誣告後戰死,屍身被處以車裂。
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
商鞅透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 ...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至公元前338年),嬴姓,《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 ...
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 ...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尤其是軍功爵制度,造成秦國貴族多怨。秦國公族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於鄙、不貪商、於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 ...
商鞅是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商鞅透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