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誰知道關於月亮的三個傳統節日

誰知道關於月亮的三個傳統節日

  1、中秋節。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傳統文化節日,在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2、七夕節。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

  3、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誰知道第三個字是人的成語

  1、不步人腳;

  2、不得人心;

  3、不當人子;

  4、不省人事;

  5、不恤人言;

  6、別有人間;

  7、不因人熱;

  8、慘絕人寰;

  9、草菅人命;

  10、草芥人命;

  11、恥居人下;

  12、風俗人情;

  13、深入人心;

  14、神怒人怨;

  15、詩禮人家;

  16、事在人為。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12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12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一、春節

  正月初一為春節,為新的一年的開始,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活動主要有拜年、貼春聯、燃放爆竹、包餃子等。描寫春節的詩作有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二、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有觀燈、吃元宵(湯圓)的習俗。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描寫元宵節的詩作有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三、寒食節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或一日,不得用火,吃冷食三日。傳說晉文公流亡時,介子推曾為他割股充飢,但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忘記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願誇功爭寵,於是攜母隱居,後來晉文公反覆請介子推出山,他不願為官,最後晉文公放火焚山,介子推抱著母親燒死在樹下。後人為紀念忠臣義士,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吃冷食。

  四、清明節

  清明節是每年的四月五日,主要活動是掃墓和踏青。清明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描寫清明節的詩作有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五、端午節

  端午為農曆五月初五,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採艾葉、系紅線等。據說是為紀念屈原於此日投汨羅江而死。

  六、七夕節

  七夕為農曆七月初七,又叫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每年此夜透過天河相會,婦女們擺酒脯瓜果於庭前,用五色線對月穿七孔針,過者為巧,謂之乞巧。七夕節可以說是中國的情人節。描寫七夕的詩作有秦觀的《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中元節

  中元為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以飼惡鬼,僧寺作盂蘭盆會以使親人脫離惡鬼道,後逐漸成鬼節,民間此日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八、中秋節

  中秋為八月十五,處在秋季三個月的中央。此時為秋分前後,秋高氣爽,月亮圓時顯得更為明亮皎潔,為家人團聚之時。在這個節日家人團聚,賞月、祭月、吃月餅等。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 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九、重陽節

  重陽為九月九日,九為陽數之極,故名。此日有登高、賞菊、飲酒、佩帶茱萸的習慣。現定為老人節。描寫重陽節的詩作有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臘八節

  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人將其看做節氣的起點,要舉行慶祝祭祀活動。古代於歲末要舉行臘祭,該日稱臘日(日期不定),該月稱臘月。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寺此日要煮粥敬佛,受此影響,民間將臘日定在此日(即臘八),並煮臘八粥。

  十一、小年

  小年為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現今為二十三日),又稱祭灶日,據說灶王爺是上帝派往民間的監護神,每年此日上天報告民間善惡,於是此日祭灶,期望向上帝說自己好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這一天主要掃塵、祭灶等。

  十二、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晚,舊歲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歲,故稱。習俗有避邪(燃爆竹)、守歲、吃團圓飯等。

  傳統節日詩句有哪些

  1、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2、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蘇軾《守歲》

  3、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4、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雲卿《寒食》

  5、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6、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7、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蘇軾《守歲》

  8、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9、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10、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來鵠《除夜》


中國傳統節日有多少 中國一年中有多少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多少個 中國一年中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一年共有11個,分別是:春節、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乞巧(七夕)、中秋、重陽、臘日(臘八節)、小年、除夕。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 ...

巭孬嫑烎知道這幾字的讀音

  1、巭[gū]、[bu]:巭是一個漢字,讀作gū時,本意為功夫,引申義為役工,讀pu時,意思是勉學。在《功夫熊貓》上映之後,“巭”成為了“有功夫的人”的簡稱。   2、孬[nāo] :   (1)方言。壞;不好。如:孬好(好與壞);舊社會窮人吃的孬,穿的孬。   (2)方言。怯懦;無能。 如:孬包(膿包, ...

知道集寧是什麼樣的地方

  集寧區: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山脈灰騰梁南麓,屬典型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轄區面積526、5平方公里,轄察哈爾經濟技術開發區,1鄉1鎮和10個街道辦事處,人口40萬。集寧區先後經歷了集寧路、集寧縣、集寧市、集寧區四種建制變更。1956年建市,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 ...

中國16傳統節日

  1、春節(一月一日)、春龍節(二月二日) 、上巳節(三月三日) 、端午節(五月五日)、曬黴節(五月五日)、七夕節(七月七) 、重陽節(九月九)。   2、月中: 元宵節(一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中秋節(八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   3、月首月尾:元日(一月一) 、送窮節(一月晦日)、寒衣節 ...

傳統節日有哪些

  四個傳統節日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歲首、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過年。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 ...

一年有多少傳統節日都是什麼節

  我國傳統節日,一年有11個傳統節日分別為: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   【元宵】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   【寒食】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清明】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端午】又稱端陽、重午、重五。   【乞巧】又稱少 ...

中國十二傳統節日分別是哪些

  中國十二個傳統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抬頭、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除夕等。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