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署名在第三個是第三作者。一篇論文通常可以有3-6個作者,但如果所投雜誌或者所在單位有特殊要求的,要按照雜誌和單位的要求來安排作者數量。通常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是最重要的,第一作者是論文的主要撰筆人,通訊作者是論文的聯絡人或者組織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職稱評審中加分最高。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可有可無。
2020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幾月幾日
2020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2020年7月16日(庚申日),因此2020年7月16日入伏,又因為初伏為10天,所以2020年初伏時間為2020年7月16日——7月25日。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怎麼數
“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並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
三伏天不能做的事情
1、西瓜解暑不宜多吃
預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夏季瓜果眾多,特別是西瓜,確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紅糖薑茶以平衡其寒性。
西洋參是夏天最好的補氣藥之一,是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2、不吃冰飲、雪糕,冷粥祛溼挺好
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白開水。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親,記住了哦!
“冷粥不冰,過伏天”
夏天不宜吃生冷的,但是冷粥來上一碗還是可以的。這個冷粥,不是說加了沙冰的那種,而是經過冷藏之後,恢復到室溫稍帶涼意的粥。
山楂冰粥能開胃養脾、消脂益氣,更適合老年人食用。
具體做法:
1、山楂洗淨備用,糯米洗淨,冷水浸泡2小時後瀝乾水分。
2、鍋裡注入涼水,旺火煮開,倒入山楂,煮15分鐘後,撈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後存入冰箱的冷藏櫃,適時取出後,放致室溫食用。
3、吹乾頭髮再睡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可以不吹乾、擦乾頭髮就睡,但實際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溼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4、不要對著空調吹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溼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
5、納涼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症狀,表明體內溼氣過重。
三伏這幾天應該要補一個午覺,30——60分鐘都可以。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了。
6、久坐不動
夏天動一動就出汗,現代人不像以前,愛動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痠痛。
夏練三伏,就是告訴我們,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稍微活動一下。
7、夏練三伏,但別傻練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鍊。
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
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嚥,可連續吞嚥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驚蟄是24個節氣裡面第3個。最主要的來說它其實是屬於春天的節氣,有很多的節氣,在一定程度上它都是代表了溫度的逐漸變化,和人們生活中所需要適應的習俗和生活習慣,當然驚蟄也是一樣,因為經常遇到雷雨天,所以總會有一種受到驚嚇的感覺,而這些驚嚇的過程中總覺得雷雨驚動了萬物,所以說小動物們就跑出來了。
2022年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幾個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裡面的第三個節氣,雖然只是一個氣候氣節,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可以從時間和氣候推論出春耕的時候。“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不同的地區氣候氣溫的情況也不一樣。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
驚蟄的食物選擇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至於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下來的,早就已經沒有辦法考究了,但是我們確實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梨子性寒,味甘,潤肺止渴,滋陰清熱。非常適合在春天這一個氣候回暖了又比較乾燥,而且寒冬還沒有完全離開,總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春天吃李子,也許它是一些傳統的文化,也許是一些因為醫生的勸告或者是建議而流傳了下來,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春天吃梨確實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驚蟄的傳統文化
驚蟄是一個比較獨特的時節,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拜雷神。因為雷神作為九天之神,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人們總說天上雷公地下舅公,這一種話語已經凸顯出來了,舅公在家族中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但是也在另一方面就暗示了雷公,在天庭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個依靠天而生長的萬物,雨水當然就特別重要,雷雨天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動植物的生長。
2022年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幾個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裡面的第三個節氣,雖然只是一個氣候氣節,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可以從時間和氣候推論出春耕的時候。“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 ...
2022年母親節父親節分別是幾月幾號?一定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過父親節嗎?一轉眼2022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了,進入了四月後,天氣就逐漸變熱了。2022年農曆四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快來看看你就知道了。
2022年母親節父親節分別是幾月幾號?
2022年母親節日期:
母親節在每年5月的第二 ...
夏至這個時候的天氣比較炎熱,而且這段時間總是多雨,給我們的身體和生活帶來的麻煩也比較多,所以在夏至這個時候,我們非常注意自己的養生,也很注意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大多數時候在夏至這一段時間我們吃的東西都是非常講究的,因為我們即將進入一個非常炎熱的。
2022年夏至第三個庚日 夏至第幾天入伏
夏至這一 ...
一年分四季,四季的景色不同,春天萬物復甦,植物開始生長髮芽,夏天烈日炎炎,雨水充沛,是魚類繁殖的季節,秋天金桂飄香,枝頭上的果子壓彎了樹枝。冬天白雪皚皚,是孩子們打雪仗滑雪的好時候,而芒種就是屬於夏天的一個節氣。
芒種時節氣溫升高
芒種剛好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意味著種下的開始,到來的象徵是太陽到達 ...
2022年夏至後第一個庚日時間:2022年6月26日,庚戌日
2022年夏至後第二個庚日時間:2022年7月6日,庚申日
2022年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時間:2022年7月16日,庚午日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伏”,因此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三伏天”的第一天;所以,2022年“入伏”時間為2022年 ...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夏天,夏天帶來的印象是炎熱酷暑、大汗淋漓,但人們可以進行很多的夏季水上運動。即將迎來的芒種節氣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也代表著開始全面升溫,雨量充沛,人們要和上天爭時間搶收成熟的農作物。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起始。鬥指丙,太陽黃經達75°。芒種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
現代人們對於節氣時間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和注意,不會特別記得,但對於農民伯伯來說,每一個節氣時間都會在第一時間知曉,因為要做好相對應的農事工作。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氣溫升高,農作物成熟。
這個節氣又名“忙種”顧名思義,忙著播種和收割,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氣候特點:雨量充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