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關於老師的句子
適合小學生的論語中的句子
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在艱苦的環境裡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和品格。
在艱苦的環境裡才能真正考驗人。
2、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
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和態度獲得的。
這也是我們求知、做人應具備的品格和態度。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
“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4、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
三人同行,另外兩人一定都是我的老師,他們身上有好的地方,我就向他們學習。他們身上有不好的地方,我就對照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毛病,有,就改正。所以這裡的“師”,不一定是超過我的地方,而是從好壞兩個方面去學習。
論語中關於老師的句子
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中關於教學的句子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中可以體現出孔子重禮的句子
1、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2、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3、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4、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5、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 ...
論語中的道德句子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論語中關於賢德的一些句子
1、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不遷怒,不貳過。
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5、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8、言必信,行必果。
9、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論語中寬容的句子
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人不知而不慍 ...
論語中關於教育的句子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人無 ...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5、子曰:“吾十有五 ...
論語中描寫顏回窮的句子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出自《論語雍也》。
講的是魯國的顏氏家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除了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及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便只有陋巷簡樸的住宅及五十畝郭外之田,十畝郭內之圃了。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春秋時期,些許田產難以維持一個貴族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