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論語十二章的第三章

論語十二章的第三章

  《論語》十二章的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很少有真誠的。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1、論語十二章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論語十二章翻譯 :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學而》

  裡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使精神受到損害。”

  孔子說:“多麼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麼賢德啊,顏回!”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在河岸上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十二章哪些是學習態度

  論語十二章是學習態度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等名言。第一句話是警惕人們要自省,要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的並且學習別人的優點,第二句話說明了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第三句話是對時光流逝的慨嘆,實際上是勸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學習。


的文言文六項

  1、學而時習之。   “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複習;今義:學習。   2、 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今義:數詞,三。   3、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4、溫故而知 ...

是什麼體裁作者是誰

  體裁:語錄體散文集   作者:孔子   《論語》:儒家經典之一,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論語》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南宋時,朱熹將《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

一到六則出題

  第一題,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字。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字。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中的逾字。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中的好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中的篤字。第二題,下邊這些句子和詞語今天仍然在使用,先抄寫一遍,然後對照註釋,把它們譯成現代漢語。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十而立,四 ...

學和思是什麼關係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述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並指出二者不可偏廢;   2、“學”能引導“思”;“思”能促進“學”。因此,“學”是“思”的基礎,而“思”則是“學”的促進。由此可見,“學”與“思”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3、只讀書不思考是讀死書的書呆子,只空想不讀書是陷 ...

主要談了哪些方面

  《論語十二章》主要涉及的方面為:《論語》中關於道德修養與學習態度及方法的內容。   具體內容如下:   1、直接談論學習問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關於道德問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 ...

中為人態度的格言警句

  《論語》中為人態度的格言警句有:   1、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 ...

語氣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矣”;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