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比興,風雅頌的含義分別是“風”是指國風,“雅”是周王京畿的樂歌,“頌”是形容、讚頌的意思,“賦”是鋪陳的意思,“比”就是比喻,“興”就是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
風、雅、頌是指《詩經》按音樂劃分的三個類別,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手法。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賦比興,風雅頌的含義分別是“風”是指國風,“雅”是周王京畿的樂歌,“頌”是形容、讚頌的意思,“賦”是鋪陳的意思,“比”就是比喻,“興”就是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
風、雅、頌是指《詩經》按音樂劃分的三個類別,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手法。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1、“風”,是指國風,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雅”,是周王京畿的樂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稱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稱。“雅”分大雅、小雅,意與後世的大麴、小曲相近。“頌”,是形容、讚頌的意思,是當時統治者進行祭祀時的樂歌。
所謂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手法。“賦”,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興”,就是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這種藝術表現手法,是詩歌創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至深至遠的影響。
2、《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 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 《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1、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3、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4、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我們常用的排比修辭方法。
5、比:比喻。相當於我們常用的比喻修辭方法。
6、興:託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藉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於我們常用的象徵修辭方法。興就是以情寓於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興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