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越人歌賞析

越人歌賞析

  1、起首兩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洲”,當從《北堂書鈔》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盪舟之意。這是記事,記敘了這天晚上盪舟河中,又有幸能與王子同舟這樣一件事。在這裡,詩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來已經是很明確的時間概念,還要重複追問“今夕何夕”、“今日何日”,這表明詩人內心的激動無比,意緒已不復平靜有序而變得紊亂無序,難以控抑。這種句式及其變化以後常為詩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的末兩句“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2、進入詩的中間兩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顯地由相對平易轉為比較艱澀了。這是詩人在非常感情化的敘事完畢之後轉入了理性地對自己的心情進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是說我十分慚愧承蒙王子您的錯愛,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緒盪漾。

  3、最後兩句是詩人在非常情感化的敘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後的情感抒發,此時的詩人已經將激動紊亂的意緒梳平,因此這種情感抒發十分藝術化,用字平易而意蘊深長,餘韻嫋嫋。“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個比興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興起下面一句的“心悅君”、“君不知”,又以“枝”諧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樹樹上有枝,順理成章;但在人間社會,自己對別人的感情深淺歸根到底卻只有自己知道,許多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對別人的感情難以完全表達,因此越人唱出了這樣的歌詞。而借“枝”與“知”的諧音雙關關係做文章的比興手法,也是《詩經》所慣用的。這種諧音雙關對後代的詩歌如南朝樂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無影響。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二句,與《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彷彿,也可見出此楚譯《越人歌》深受楚聲的影響。雖然今人所讀到的《越人歌》是翻譯作品,但仍可這樣說:《越人歌》的藝術成就表明,兩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學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越人歌

  這是一首中國古代使用壯侗語族語言民族的古老民歌。

  公元前528年,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遊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給子皙翻譯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了扶越人的雙肩,又莊重地把一幅繡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他身上。

  據語言學家研究,《越人歌》的語言可能與壯語有系族上的關聯,因而也可以說它是一首古老的壯歌。

  關於《越人歌》還有另一種說法。

  《越人歌》相傳是中國第一首譯詩。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有人說鄂君在聽懂了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後,就微笑著把她帶回去了。

  《越人歌》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歌詞

  黑水清闊水脈脈渡不得

  我是這風景過客 命相隔

  長夢是永夜冥河 彼岸花謝那刻

  餘生少顏色

  白山巍峨 山緘默 說不得

  通天路上遺世者 無人和

  剩掌心徘徊螢火 明滅消磨著

  驀然跌落

  沿途千盞燈火描摹夜色 指引著傳說

  寂寞姓氏遺落謠歌 唱去日苦多

  這一生擦肩黃泉與碧落 再會我忘了我

  山有木兮木有枝

  半首越人歌

  天自憐我 愛涼薄 恨輕薄

  無心人與多情客 皆是我

  誰眼有一人之國 身是一世漂泊

  荒途長跋涉

  紅塵入過 山轉過 水轉過

  驚不了耳目唇舌 難醉我

  這世間天高海闊 我自打馬過

  驀然失落

  沿途千盞燈火描摹夜色 指引著傳說

  清冷麵目溫熱魂魄 心聲中沉默

  這一生自畫何用費筆墨 光陰都記得我

  山有木兮木有枝

  半首越人歌

  沿途千盞燈火描摹夜色 指引著傳說

  清冷麵目溫熱魂魄 心聲中沉默

  這一生自畫何用費筆墨 光陰都記得我

  山有木兮木有枝

  半首越人歌


古詩和意思

  1、《越人歌》佚名〔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2、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我駕著小舟在河上漫遊。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能夠與王子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 ...

謝家皇后作者都有哪些作品

  越人歌作品有:   1、《從龍記》,講述了無親無故的曉冬成了迴流山的弟子經歷了一系列曲折艱難的故事。他時常能在夢中看到一些人,一些事。更讓他驚異的是,有的事情與現實之中發生過的一模一樣,但那些事情他根本不曾經歷過,又如何在夢中見到。有的事情則與現實之中截然相反。就象他的師兄,明明那麼好的一個人,在夢中卻成 ...

是民謠嗎

  越人歌是民謠,它是我國古代使用壯侗語族語言民族的古老民歌,是我國最早的翻譯作品,也是文學史上最早明確歌頌戀情的詩歌,和楚國的其它民間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源頭,在民族歷史、民族語言和文學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   越人歌是不是民謠   越人歌是民謠,它是我國古代使用壯侗語族語言民族的古老民歌,其古越語發 ...

縞為冠之也而被髮的意思

  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髮的意思是細白的生絹本為束髮冠用的,而越國人披著頭髮(不束髮)。這句話出自於戰國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韓非的《韓非子·說林上》。   《韓非子·說林上》主要記錄了韓非子一生所遇到的事情。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 ...

文言文養狗

  文言文越人養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低首搖尾而人言曰:“我善獵。得獸,與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歸,食以膏粱,待之以人禮。狗得盛禮,日益倨,獵得獸,必盡啖乃已。或嗤越人曰:“爾飲食之,得獸,其輒盡啖,奚以狗為?”越人悟,因為分肉,多自與。狗怒,齧其首,斷領,走而去之;譯文,越人在路上遇到一隻狗,狗低頭搖尾發出 ...

鳳求凰琴賞析

  1、賞析:這首《鳳求凰》表達了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相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皇(凰),在本詩的特定背景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暢明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合了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於一爐,為後人所不能逾越。後來的人根據二人的愛情故事,譜成了經久不衰的琴譜 ...

古中國的南消失了嗎

  1、這一古代民族演變成現代嶺南地區的許多民族。南越人本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是一個獨具濃厚文化特色的古代民族,聚居於嶺南,主要分佈於珠江流域和韓江流域。隨著中原人的持續大規模南遷,土著的南越人與漢族長期雜居,多數土著居民逐漸與漢族融合,最終被漢化。   2、沒有被漢化的土著居民聚居地逐步縮小,這些土著居民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