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開寶九年,宋太祖駕崩,趙光義即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據漳、劇張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割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物輕的陋習。趙光義在位共二十一年,知道三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聖道神功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徵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禦敵。初
1、趙匡胤是北宋的開國皇帝,他透過陳橋兵變,取代了後周,奪得了皇位。黃袍加身的典故說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在眾人的擁立下成為皇帝,改國號為宋,將都城定在了今河南開封。
2、趙匡胤在後漢時投奔樞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並於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期擊北漢、南唐,屢建戰功,逐漸成為禁軍的重要將領。柴榮病重時,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顯德七年(960年),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 。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或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960年至976年在位,共16年。期間用過3個年號,建隆960年至963年,乾德963年至968年,開寶968年至976年。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至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祖籍涿郡, 漢族,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 ...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極大地提高了這幾個皇帝的知名度。歷史上業績突出的皇帝基本上都心狠手辣,唯有宋太祖趙匡胤形象仁慈,並且影響到兩宋幾百年的基調,至今讓文人們讚歎不已。
“人在江湖,身 ...
1、趙匡胤當了17年皇帝。
2、宋太祖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
3、趙匡胤在位期間,致力於統一全國。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策略,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至其胞弟宋太宗趙光義在 ...
宋太祖趙匡胤,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 ...
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之子,母為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軍旅,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 ...
趙匡胤,字元朗,中國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趙弘殷次子。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 ...
趙匡胤推翻唐李後主李煜建立宋朝。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至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至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