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是“醒”的意思。本句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意思是: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一腳把劉琨踢醒。
“覺”是“醒”的意思。本句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意思是: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一腳把劉琨踢醒。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開世間,無法求得覺悟;若沒有痛苦,則不知快樂的舒服;若沒有煩惱,亦不知清淨的安詳。所以煩惱即是菩提,蓮花從淤泥出。
這是大乘佛法的行,不同於小乘,小乘是自己修行誰都不管,當然了小乘的成就也有限,不能成佛。大乘思想講究的是入世,你可以看各大菩薩,除了地藏王是出家相,其他都是在家相,衣著華貴,珍珠瓔珞裝點在身上,菩薩在世間自渡度人。只有在世間修行,發起菩提心,行菩薩道,才能成佛,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渡眾生的心。不僅自己有修行的道心,更重要的是時刻去幫助別人,理解別人帶給別人寬容、快樂、正能量。
所以這句話是出自六祖壇經裡,整句是: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兔子是沒有角的,比喻離開世間去修菩提求佛果,就像去尋找有角的兔子,就像緣木求魚。所以真正的大乘佛法是入世的,真正的佛道也不是找個深山老林一住,而是在世間自度度人。
1、陸游是南宋傑出的詩人,他的作品多數飄逸婉麗。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小兒子陸聿的。此時陸聿二十一歲,正值少壯,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窗外北風呼嘯,詩人在這寒冷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富含哲理,飽含深情的《冬夜讀書示子聿》,送給了兒子子聿。此詩是一首教子詩,也是一首勸學詩,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
2、原文: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這首詩首句就告誡自己的孩子學習應毫無保留,全力以赴,讚揚了古人刻苦做學問的精神。“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意思是古人學習知識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早下功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一事無成,後悔莫及。
4、詩的另一句則告訴我們,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就要下功夫,不能紙上談兵,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對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這裡難免可貴的是,早在1199年冬,詩人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而且還指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兩條途徑。
5、全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深遠,飽含了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同時體現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要珍惜時光,趁著年輕努力學習,做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真正有學問的人!
6、綠滿窗前草不除 看到宋代翁森如此美的詩句 你會立刻想讀書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