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農業民俗

農業民俗

  農業民俗是伴隨著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生活而產生的文化現象。它具有農業生產的季節和週期性特點,是農民在長期的觀察和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的文化產物,既是生產經驗的總結,又是指導生產的手段,具有明顯的傳承性。因此這類民俗涵蓋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具體包括:

  一 、農業耕作的時序、節令習俗。這部分習俗主要以農諺的形式存活在當今生活中,對農業生產起著指導和訓誡的作用。

  二 、佔天象、測農事的習俗。我國自古以農業立國,因此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傳統社會,靠天吃飯的人們重視自然力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許多諺語裡還能窺見舊時這一習俗的概況;具體農諺

  三 、卜農事豐歉、祈福、禳災的習俗。人們還對臆想中的自然力懷著敬畏的感情;常常認為農業的豐歉與否與超自然力相關,所以那時候的人們除了努力耕作之外,更注重觀察他們一向中的超自然神靈。

  四 、農業禁忌、祭祀習俗。這一方面是農業不能充分認識自然界規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農業生產經驗的積累,例如在有些地區,正月初十忌風,可以禳風除災,驚蟄在牆角撒石灰,可以避蟲蛇等等;

  五 、祭田神、先農和灶神的習俗。

  六 、農業生產過程習俗。這類習俗包括農業生產工具的製作和使用,以及具體的生產程式等,如古時候有一個揠苗助長的故事就是譏刺那些不尊重農業生產規律的人

  七 、農業娛樂風習,這一習俗是來源勞動實踐也伴隨生產活動自然形成娛神娛人的具有文娛性質的民俗文化。

  

農業民俗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與形式

  民俗涵蓋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具體包括:

  1、農業耕作的時序、節令習俗。這部分習俗主要以農諺的形式存活在當今生活中,對農業生產起著指導和訓誡的作用。

  2、佔天象、測農事的習俗。我國自古以農業立國,因此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傳統社會,靠天吃飯的人們重視自然力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3、卜農事豐歉、祈福、禳災的習俗。人們還對臆想中的自然力懷著敬畏的感情,常常認為農業的豐歉與否與超自然力相關。

  4、農業禁忌、祭祀習俗。這一方面是農業不能充分認識自然界規律的反映,另一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解釋:猶春季。《後漢書·楊震傳》:“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梁元帝《春日》詩:“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張協<苦雨>》:“有弇興春節,愁霖貫秋序。”宋代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節名:古指立春。今指農曆正月初一,是新一農曆年的開始,是中國的傳統盛大節日(也包括除夕與初二初三)。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王起》:“既遇春節,難阻良遊,三五人自為宴樂,並無所禁。” 宋文天祥《獄中》詩:“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火線春節夜》:“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裡,誰會想到這一天就是春節呢。”

  為農曆正月初一日。公曆日期不固定,一般是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清以前的2000多年,是以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歲首(相當於現在春節),意思就是春天從這天開始。直到1913年7月,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檔案,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次年實施。故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春節是1914年元月26日。

  “最早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30天。

  什麼叫閏春節?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到2262年,我們這一代人無緣得見。

  農曆新年指中國及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傳統上稱為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歲首、正旦,現在一般稱為新年、大年,口頭上亦稱為過年、度歲、慶新歲;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為“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為“正月”(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韓語稱為“??”(此乃固有詞,即新年之意)。

  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之外,蒙古、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完畢為止。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名稱隨著時間而變化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釋出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則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


古代老百姓農業氣象諺語

  預報雨   早看東,晚看西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早上發霞,等水燒茶   太陽當頂現,三天不見面   月亮哥長毛,田溝裡施豪   雨打五更頭,行人不要愁   病人怕急脹,下雨怕天亮   亮啊亮,一大仗   黑啊黑,下不徹   上怕初四雨,下怕十六陰   月逢初四雨,九個半 ...

古代老百姓每月農業收成氣象諺語

  一年十二個月氣象與收成預測   正月   當朝蒙黑四邊天,大雪紛紛是旱年;   但看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驚蟄鳴雷米是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此月但與逢三卯,處處棉花豆麥好。   三月   風雨相逢初一頭,沼村瘟疾萬人愁;   清明風雨若南至,定主農家大有收。   四月   立夏東 ...

廣西桂北的七月半民俗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 ...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

藏族傳統民俗節日藏曆年習俗

  藏曆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的關係的,藏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曆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 ...

藏族民俗傳統節日

    1、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