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透過愚公的堅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懦,以及愚與智的對比告訴人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2、精衛填海: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3、夸父逐日: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其中一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裡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準備往北邊的大湖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夸父山。
類似5字的成語典故:
1、腳踏兩隻船:比喻對事物的認識不清而拿不定主意,或為了投機取巧而跟不同的兩個方面都保持關係。
2、杯酒釋兵權: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3、可望不可即: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4、無風不起浪:沒有風不會起波浪,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5、防患於未然:防止事故或禍害於尚未發生之前。
6、蚍蜉撼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1、伯牙絕弦
俞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俞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說:“好啊,我彷彿看見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我彷彿看見了奔騰不息的江河!”
俞伯牙心裡想的,鍾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覺得世上再也沒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壞,和琴絃斷絕關係,一生不再彈琴。這就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此後,因為這個故事,人們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尋或樂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的人,“伯牙絕弦”一詞也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意思:因為知音逝世,從而棄絕某種專長或愛好,表示悼念。
2、君子之交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
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
一開啟酒罈,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
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水。”
此後,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係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1、三顧茅廬。三顧茅廬是指中國三國時期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
2、縱虎歸山。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閒之輩,勸曹操儘早除掉劉備。劉備為麻痺曹操,裝做種菜不問政治。曹操滅了呂布後,劉備請求帶兵攻打袁術,曹操給了五萬軍馬,劉備離開曹操自立旗號。 ...
夢想家命長,實幹家壽短。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
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
哪怕是最沒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個勇敢者去堅持做,到最後就會擁有希望。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人生的真正歡樂是致力於一個自己認為是偉大的目標 ...
一個人如果已經把自己完全投入於權力和仇恨中,你怎麼能期望他還有夢。(作者:古龍)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作者:阿·安·普羅克特)
夢境每是現實的反面。(作者:偉格利)
如果失去夢想,人類將會怎樣。(作者:約·奧賴利)
夢想家的缺點是害怕命運。(作者:斯·菲利普斯)
夢想家 ...
得隴望蜀:比喻得寸進尺,貪心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出自《後漢書·岑彭傳》。汗馬功勞:比喻征戰勞苦,泛指大的功勞,特指在戰爭中立下的大功勞。出自《韓非子·五蠹》。衣錦還鄉:意為做官後,穿了錦繡的衣服,回到故鄉向親友誇耀,泛指富貴以後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出自《舊唐書·姜暮傳》。安如泰山:意為安穩的像泰山一樣 ...
顏真卿,出生於709年,784年8月23日去世,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人,祖籍琅玡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
開元二十二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 ...
1、妄自菲薄: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劉禪復興漢室,他竭盡全力籌劃北伐曹魏,劉禪胸無大志,沒有治國才能,諸葛亮深表憂慮,出征前夕寫《前出師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應該發憤圖強,不能妄自菲薄。
2、智取陳倉: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國,領精兵三十萬奔陳倉道口而來。陳倉口守將郝昭有勇有謀,更得 ...
1、鑿壁借光 :
東晉時期的一位道教理論家葛洪,曾託漢代劉歆之名撰寫了《西京雜記》一書。書中記載了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明,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裡。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牆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後人即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