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通道半坡侗寨“石頭飯”節

通道半坡侗寨“石頭飯”節

  

  天赦石上擺滿了村民們挑來的祭品。吳景軍 攝

  湖南通道百里侗鄉,人稱“百節之鄉”。在該縣黃土鄉半坡村有個古老神秘的節日——“石頭飯”節。日前,小編特地到半坡侗寨,探訪這一節日背後古老的民俗,品嚐節日裡的“石頭飯”。

  驅車來到半坡侗寨,已是上午9點多鐘。古寨笙歌飄揚,笑語陣陣,一派節日景象。只見村裡男女都將家裡剛蒸好的熱氣騰騰的糯米飯、侗家特有的醃魚醃肉、炒好的雞鴨肉、時令蔬菜一挑挑地擔到寨腳的風雨橋上。寨里人告訴我們,這都是準備挑到寨子下面的小溪裡舉行祭祀的祭品。這節日主要祭祖、祭天赦石、追思神醫婄歐的恩德。

  據村裡老人介紹,我們明白了“石頭飯”節的來歷。清代早期,半坡村出了一位名震湘黔桂的女神醫,名叫婄歐。年紀輕輕就學得精良的醫術,十幾歲便名揚百里侗鄉,一時登門求醫問藥者眾多,治好的病人無數,村邊因此還設了停車場、養馬山,可見當時盛況。山上一些普通的花草到她手中,經配製就成了良藥,很多疑難雜症藥到病除,婄歐因此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神醫。因她名氣越來越大,後被一夥強盜綁架,這夥強盜將她變成賺錢的工具,帶她四處開診,收取高昂費用,先後輾轉湘黔桂三省之間數年,終於被桂林一位官家認出她是曾幫其母親治好眼瞎的神醫婄歐,便以鉅款將她贖出並送回了家。經此磨難後,婄歐已無心治病行醫了,人們向她求醫問藥時,她只告訴大家:半坡村下的龍鳳灘裡有一塊巨大的天赦石,人們只要在天赦日那天到赦石處祭奠天地神靈,祭拜石頭為父母,就可消災免難,增福添壽。從此,每年的天赦日,人們都到赦石那裡舉行祭祀活動,祭祀完畢就一起在溪邊吃糯米飯,擺上祭祀用的魚肉喝起酒來。所以人們將這餐飯叫“石頭飯”。

  據民間傳說,天赦日乃天帝赦免眾生罪過的吉日,最利於消災化煞,祈福祈壽。這裡每年有4個天赦日,一個季度一個。

  下午1點,村民們列隊挑起祭品來到古寨下的小溪裡。這裡古樹參天,遮天蔽日,流泉飛瀑,風景秀麗。溪邊有一巨石,老人們說這就是天赦石。他們將祭祀用的豬頭、供品酒菜擺到巨石上,天赦石擺滿了又擺到其它的大石頭上。

  3聲鐵炮聲過後,4位主持祭祀的寨老宣佈祭祀開始,主祭師吟祭詞唱古歌,拜請祖宗,請石神,述說神醫婄歐恩德。人們燒紙點香,祈求祖宗、祈求天赦石保佑自己祛除病災,身體強壯,添福添壽。男人們吹起了蘆笙,女人們唱起了耶歌,往日寂靜的山谷一下子熱鬧起來。

  但最熱鬧的是吃“石頭飯”場面。溪水邊、石頭上,男男女女,大家左手抓糯米飯糰,右手抓大塊醃魚醃肉,歡聲笑語地吃了起來。愛喝酒的三三兩兩,把碗對飲,猜拳行令,不醉不歸。

  半坡村過“石頭飯”節由來以久,過節時,鄰村的親朋好友都來了,半坡村嫁出去的姑娘都趕回來過節,大夥熱熱鬧鬧的吃合攏宴,吹蘆笙,跳哆耶舞,唱侗戲,一直鬧到半夜。

依飯節起源和歷史

  仫佬族是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依飯節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

  依飯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仫佬山鄉人民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依飯節是羅城仫佬山鄉人民群眾的一個最為獨特、隆重而又富於神秘色彩和鮮明個性的傳統節日。

  “依飯節”又稱“依飯公爺”和“喜樂願”,是向祖先還願和慶賀當年好收成、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意思,帶有十分強烈的感恩和祝願的成分。相傳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被奸人陷害,在即將遭到殺身之禍時,突然得到梁善利、吳廣惠兩位監管和一騎白馬姑娘搭救。之後隱居山林,相安無事、生活富足、繁衍後代。為了感激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後人把兩位監管尊稱為“王侯”,把白馬姑娘敬為神仙來祭祀,激勵後人光大祖德和祈求平安。該節一般都在“立冬”前後擇吉日而定。當天,人們宰豬殺雞,包三角粽,蒸糯米糰,用紅薯、芋頭製作許多黃牛、水牛模型,用紅線紮起一束束糯穀穗,並備素肉食品十二種,陳列於祭壇祭“依飯公爺”。法師二人,一師唸經“請神”:一師扮“神靈”,頭戴面具,身穿法衣,邊舞邊唱,一直請完三十六位“神”。然後把牛模型、穀穗分給各戶置於香火上。村寨各戶,賓客盈門,幾十里路以外的兄弟民族親友,也紛紛前來祝賀,參加節日活動,熱鬧非凡,狂歡一天一夜,活動始告結束。據有關資料記載,依飯節傳承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

  仫佬山鄉人民透過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以及各種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依飯節的知名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在區內外享有一定盛名。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稱“伶”和“謹”。依飯節是仫佬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帶有強烈的感恩和祝願色彩。依飯節又稱“喜樂願”、“依飯公爺”,意為“向祖先還願”。

  關於依飯節的來歷,有兩種傳說。其一,傳說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後。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後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其二,傳說宋代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於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並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仫佬族每10年中分別3次於農曆立冬時節選擇吉日,以仫佬族人居住區域所謂的“冬”為單位,在各自的宗族祠堂裡舉行隆重而神聖的依飯節,進行虔誠的祭祀活動。整個活動歷時一晝夜,由安壇、請聖、點牲、勸聖、唱牛哥、合兵和送聖七個程式組成。節日期間,全村上下一片歡騰,男女老少同慶豐收,共享歡樂,相互祝福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依飯節為仫佬族所獨有,是仫佬族信仰習俗長期積澱的結晶。它體現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進而成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徵。目前,仫佬族的許多傳統民俗日益淡化,依飯節傳承的文化空間逐漸縮小,傳承後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

  仫佬族是古代“僚”、“伶”的一支,史你“木老”、“姆佬”。現在廣西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關於“依飯節”的來歷,有三種傳說與依飯儀式關係較大。

  其一,傳說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後。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後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

  其二,傳說宋代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於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並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其三,依飯節是從紀念仫佬族英雄羅義和羅英父女倆的功德演化而來的。傳說羅義、羅英父女倆能射獅馴牛,又會墾荒忡地,使仫佬族人豐衣足食。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村村寨寨聚會敲鑼、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為還祖先願的節日。如今人們還在節日裡唱歌、跳舞,舞獅、舞龍、唱彩調,熱鬧的笑聲迴盪在寨子中。青年們更是高興,他們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他們在山腳邊、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對答。小夥子先唱“邀請歌”,姑娘杆願意與之交流,則唱歌表示答應,至兩情相依時,則唱定情歌。悠揚的歌聲交織著青年們新的嚮往,給古老的依飯節增添了新的活。

  依飯節的歡慶地點選在公共祠堂。祠堂前搭一個彩臺,事先選好的糯米穀穗要穀粒飽滿、穀穗粗長,人們用綵線將穀穗繫好掛在祠堂的牆上,給人以豐收的景象。在祠堂中央擺一張八仙桌,桌子上的祭祀物品有雞、鴨、魚、蛋,五色糯飯等:外圍一圈放著甜酒、花生、芝麻、黃豆、八角,沙姜、胡椒等物品;最外面一圈則放著用紅薯、芋頭做的家畜像。人們在紅薯上豎插4根香梗作豬腳,用麻線作豬尾巴;在芋頭上豎插4根香梗為牛腳,用麻線作牛尾巴。整桌祭品,象徵著豐收,六畜興旺。

  祭祀時,同宗族的人們都來到節慶場上,他們看著帥公請36個樂意為人間做好事的神來參加依飯節,每請到一位神,師公換戴該神的面具,意即該神來到了人們中間,接受人們的祈願,也給人們帶來豐收的祝福,師公邊跳邊唱贊神歌,唱神的來歷、神的功德,在場的人門也以“啊……呼”作為呼應。整個場上一片崇拜的肅穆氣氛。整個請神、敬神儀式從頭天清晨始至第二天天亮方能結束。結束時,將桌上的祭品和牆上的穀穗分與各家各戶,意為讓大家分享神賜予的祝福。

溧陽烏飯節

  農曆四月初八,是溧陽傳統的烏飯節。

  溧陽的烏飯,相傳是紀念目連(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救母。目連的母親,由於遭受冤屈,被關在牢獄中。目連每餐燒了飯菜送去,都被那個窮兇極惡的看守奪走吃盡。在萬分焦急中,目連想出一招,到山上採摘來烏飯葉,把它搗碎取汁,將米飯在汁水中染黑,然後煮成烏飯送到牢中。看守見到這黑不溜秋的米飯,掩鼻而過。目連之母,依靠孝子送來清香而有營養的烏飯,一直堅持到出獄。溧陽的午飯節,就是以目連救母的事蹟,教育後人,孝敬母親。


  新寧縣苗、瑤、侗族人民為紀念或悼念自己的祖先,都把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稱為“烏飯節”。在這一天,雅》一書中曾提到唐家家戶戶都要做烏飯和吃烏飯粑粑。這種風俗,由來已久,遠在唐代就流行。明朝鄺露《赤詩有關瑤民吃“青飯精”的記載:“瑤人社日,以南天竺染飯,竟相遣送,名日‘青飯精’。杜詩:豈無青精飯,令我顏色好。”這 ...

新寧烏

  新寧縣苗、瑤、侗族人民為紀念或悼念自己的祖先,都把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稱為“烏飯節”。在這一天,雅》一書中曾提到唐家家戶戶都要做烏飯和吃烏飯粑粑。這種風俗,由來已久,遠在唐代就流行。明朝鄺露《赤詩有關瑤民吃“青飯精”的記載:“瑤人社日,以南天竺染飯,竟相遣送,名日‘青飯精’。杜詩:豈無青精飯,令我顏色好。”這 ...

七月是什麼意思 鬼為什麼不能掛風鈴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更熟悉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所以聽到中元節的時候還會以為是中秋節。中元節有很多的稱呼,說的最多的就是鬼節,聽到這個名字就會知道這一天到底是幹什麼了,在這一天的到來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我們知道。   七月半的含義   在七月十五中元節的到來,我們稱之為鬼節,在佛教也有稱為盂蘭盆節。時在農曆 ...

科目二起步扣分標準

  科目二上坡扣分標準為:   1、車輛停止後汽車前保險桿或者車前軸未定於樁杆線上,且前後超出50釐米,不合格;   2、車輛停止後汽車前保險桿或者前軸未定於樁杆線上,且前後不超出50釐米,扣10分;   3、車輛停止後車身距離路邊緣線30釐米以上,扣10分;車身距離路邊緣線50釐米以上,考試不合格;   4 ...

人種植什麼農作物

  1、半坡人種植的農作物:小米(世界最早種植粟的),蔬菜。   2、半坡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以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我國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博物館,就坐落在遺址上,進去,須登幾十級臺階,彷彿一條時光隧道,一級級引我步入遠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 ...

無油門起步秘籍

  1、聽取起步指示。當你成功完成坡道定點停車後,此時車內的機器的會提示你進行起步,學員須在30秒內起步成功。   2、離合剎車同時踩下。聽到語音提示後打左轉向燈,踩下離合,掛上1擋,此時剎車也一併踩住,同時快速鬆手剎。   3、輕抬離合。左腳開始慢抬離合器,右腳剎車繼續踩住,當你感覺到車身輕微抖動時停住(這 ...

科目二起步怎麼看點

  1、首先上車先調整座椅,後視鏡,繫著安全帶,保持正確的坐姿。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考試要求車身與右側邊線距離為30cm,大於30cm小於50cm扣10分,大於50cm扣100分。   2、領線。用方向盤的正中間對齊坡道中心導向箭頭,保持車身與兩邊線平行。觀察右後視鏡中,車身與路邊線正好在30cm之內。汽車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