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道教的發源地是哪裡

道教發源地在中國哪裡

  中國道教發源地是鶴鳴山。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的鶴鳴鄉三豐村。

  鶴鳴山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餘米,北依青城山(約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裡),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70公里。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而得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

中國道教發源地

  1、瓦屋山。

  瓦屋山,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

  瓦屋山易俗鄉至今保留著天師道遺俗,許多民宅張貼符靈和天師畫像,家家戶戶都在屋簷掛魚雕,專家稱之為天師道的“活化石”。

  並且專家認為,這些發現足以破解中國道教產生的千古之謎,並澄清大量關於道家的模糊認識。傳春秋末,老君西行到位於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訪道隱居。漢末張道陵到山下的易俗傳道創教留下《張道陵碑》。

  元末明初,張三丰到瓦屋山修行創屋山派,後被明王朝誣為妖山予以封禁,然而朝山遊人仍然絡繹不絕,與峨眉山相互媲美,被稱為姐妹山。

  2、龍虎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是中國道教發祥地。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開始,歷代天師居於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傳世沿守1800餘年。

  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3、鶴鳴山。

  鶴鳴山,在四川省大邑縣境內,離成都市約65公里。據《三國志》、《後漢書》、《華陽國志》等重要歷史資料記載,大邑鶴鳴山是漢末張道陵創立道教的發源地。

  自東漢張道陵在此創立道教以來,道教中有名望者,都先後來此修煉,如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希吏、明代的張三丰等。

  原建有上清、天師、紫陽、迎仙、文昌、三官等上百間殿宇,併兼有亭、臺、樓、閣,擁有“雕樑畫棟、玉宮蓬宇”的輝煌氣勢,且園林花木品種繁多,四時不謝,蔚為壯觀。

  後因年久失修,文物遭到嚴重毀壞,僅存留迎仙橋、解元亭、三官廟、招鶴亭、送仙橋等明代古建築。

  4、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

  東漢以來,“天師”張道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

  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現在的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臺碧洞宗。

  5、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呂梁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216公里。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並有壁畫、石刻多處。

  據對現存的《永寧州志》考證,北武當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處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山頂建有玄天大殿。至於唐之前何時而建,尚待稽考。

余姓氏發源地哪裡

  1、餘氏最早的發源地應在今陝西鳳翔至咸陽一帶,。大致上講,余姓於漢時遷入安徽的歙縣一帶,並落籍此地繁衍發展。漢以後,我國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

  2、余姓有不少遷居浙江、江蘇、江西等地。魏晉南北朝時,余姓已成為新安郡一帶的望族。又由於北方戰亂,余姓南遷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遷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後,余姓才迅速壯大起來,並形成東南一帶兩處望族。余姓遷入福建、廣東等地,始於唐末宋時。明清之際,余姓不僅已遍佈江南各地,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3、據《風俗通》載,余姓為“由余之後,世居歙州,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吳興”。春秋時,秦國有個臣醫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晉人,避亂於西戎。

  4、由余本來在西戎為官,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就留在秦國為臣。他為穆公謀劃征伐西戎,使秦國成為西方霸主。他的後代子孫以其名字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餘,同出一宗。


彭的姓氏發源地哪裡

  1、彭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百家姓排名第39位,殷商時諸侯國大彭,即今江蘇徐州銅山境內是彭姓的發源地,其後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   2、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 ...

彭的姓氏發源地哪裡

  1、彭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百家姓排名第39位,殷商時諸侯國大彭,即今江蘇徐州銅山境內是彭姓的發源地,其後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   2、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 ...

道教發源地哪裡

  成都是道教的發源地,道教信仰歷來很盛。據文獻記載,早在道教形成前已有許多高逸之士隱修於此,著名的如李八百、嚴君平、費長房等人。這些高逸之士後來都被納入了道教的仙真之中。漢順帝(126-144)時,有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入蜀,居於鶴鳴山中,借太上老君口御造作道書,並廣泛吸收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信仰, ...

普通話是哪裡發源地

  普通話的發源地是北京。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漢語不等同於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人為地消滅方言,主要是為了消除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與人民使用傳承方言並不矛盾。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 ...

秦國發源地哪裡

  歷史上秦國的發源地是在甘肅,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在殷商時期,秦國先祖居住在西戎一帶,為周王朝飼養馬匹同時也防範戎人入侵。其次,從考古發掘也能推測一二,因為在大堡子山遺址的墓葬中發掘出代表秦國早期文化的墓葬品。   秦國的國號來自於地名。西周時的秦人首領秦非子因給周王室養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 ...

二人轉發源地哪裡

  二人轉(Er ren zhuan),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一種有著三百多年曆史,悠遠的原始文化傳承的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   它植根於中國東北民間文化,屬於中國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東北部等地區。 ...

潮劇發源地哪裡

  潮劇,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   潮劇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帶。   “莫誇騎鶴下揚州,渴慕潮汕數十秋,得句馳書傲子女,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