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每年農曆6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專案。
“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每年農曆6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專案。
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習俗節日,正月在我國文化當中也被叫做元月,又因為正月十五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而古時候又將夜晚稱為宵,因此才有了“元宵節”這一名稱。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正月十五有哪些風俗活動
1、放天燈
元宵節放天燈也是一大民間習俗。天燈又稱孔明燈,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放天燈的習俗,據傳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傳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傳說天燈能將願望上達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筆在白紙燈上書寫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願,並燃放鞭炮助長天燈升高的氣勢。
2、耍龍燈
耍龍燈,又稱玩龍燈、舞龍燈、龍舞,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文化活動之一。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備受各民族的崇敬與愛戴,一直被視作中國五大瑞獸之首。每至年末歲尾,或重大節日節氣,上至國家慶典,下至民間活動,都要歡歡喜喜耍龍燈,以祈求神龍降瑞,保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業興旺。
3、吃元宵
民間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4、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5、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7、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這也是人們用來消災祈健康的一種活動。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在元宵節之夜,很多婦女就會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就樣就能祛病延年。元宵節這天單身的朋友利於多走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運勢。
8、捏生肖
捏生肖是山東榮城的風俗習慣。一般以黃豆細面作材料,生肖的姿態可以即興發揮,只是都要配上一些蔬菜的種子和葉子,象徵“五穀豐登”。生肖背上都背一個燈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纏著棉絮的小棍兒,俗稱為“要捻”。到元宵夜盛在盤子裡一齊點燃,大家圍著觀看,希望爆出燈花,燈花越大越吉利,預示來年大豐收。並且,誰的生肖燈燃得時間最長,就預示著新的一年將鴻運當頭、健康平安。
9、偷菜
相傳元宵“偷青”會帶來好運氣,特別是偷的過程中,被人發現更是好運連連,一到正月十四或十五的晚上村民就會敲鑼打鼓地到彼此的菜地去偷菜,為的就是讓別人發現。據說,被人罵得越厲害,來年就越好運氣。古時候“偷青”當晚就得把偷回來的青菜吃掉,現在一般都是第二天吃。吃了這些偷來的菜,據說能驅邪祛病,人也會變得聰明、大度、心地善良。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之一,它是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穆斯林共同歡度的節日。
開齋節是什麼節日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音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這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東鄉、保安、撒拉10民族的盛大節日。
公元7世紀初,阿拉伯人默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按教義規定,該教教徒必須遵行五項功課,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納天課、朝覲,簡稱“五功”,其中“齋戒”一項將伊斯蘭教歷的9月1日至10月1日定為齋月。在齋月裡,人們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食,整個白天不能吃飯喝水,稱為守齋(也稱封齋、把齋)。此外,還要做到清心寡慾。齋日期滿之日,即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在中國,大多數地區的齋月的始末是以見新月為準,有的地區則是初一封、初一開。)開齋節那天,所有虔誠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著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做禮拜,人們走訪親友,互相饋贈禮品,互相祝福。其中,哈薩克、塔吉克、柯爾克孜等民族還舉行刁羊、賽馬、套馬、摔跤等活動,到處充滿節日的歡樂。
開齋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1、沐浴更衣,舉行會禮
據伊斯蘭教經典記載,伊斯蘭教初創時,穆罕默德在齋月滿時進行沐浴,然後身著潔淨的服裝,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曠野舉行會禮,並散發“菲圖爾錢”(開齋捐)表示贖罪,以後相沿成俗。
2、舍散“菲土爾”錢。
節日會禮前,回族群眾都履行這種交納課稅的義務,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菲土爾”錢。回族群眾一般都自己願意履行這種義務,否則就失去了齋戒的完美性。
3、聚集到清真寺
開齋節時,成年回族穆斯林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裡也都打掃得千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大約到了早晨八點以後,回族群眾個個腋下夾一個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
4、舉行會禮
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5、節日食品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一般中年婦女在家待客,年輕夫婦、未婚婿要帶上禮物,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去岳家給岳父母拜節。許多青年還在佳節舉行婚禮。節日期間回族的小輩要上門給長輩拜節。
6、其他活動
哈薩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等還舉行叼羊、賽馬、射箭等活動。節日時的馬也與平日不同,馬身上扎滿紅色布標,馬鬃和馬尾上用紅色綢束上幾團野雞毛;馬鞍和套頭的皮帶上,系滿各種花飾。
開齋節意義
透過封齋,培養了穆斯林們吃苦、勤儉、幫助窮人的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