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鄭和下西洋的鄭和是不是太監

鄭和下西洋的鄭和是不是太監

  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 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

  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

鄭和下西洋時間

  1、第一次: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寶太監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

  2、第二次: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規模較小。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1407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裡為目的地。永樂七年(1409年)夏,鄭和船隊還朝。

  3、第三次: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鄭和船隊還朝。

  4、第四次: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南渤裡,彭亨,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出發,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回國。

  5、第五次: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鄭和等人護送古裡、爪哇、溜山、喃渤裡、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鄭和船隊約在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回國。

  6、第六次: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

  7、第七次: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出使西洋忽魯磨斯、錫蘭山、古裡、、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

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裡

  1、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地方是紅海沿岸與非洲東海岸。

  2、1407年7月也就是永樂三年,明成祖命令鄭和率領大部隊乘坐海船出海遠航。他們的陣勢非常龐大,大約有二百四十多條官船,跟隨的人員大致就有兩萬多名。訪問的國家也有三十多個,這些國家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

  3、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與東南亞、東非之間的交流。幾次下西洋的經歷讓鄭和體力透支,在最後一次下西洋回國的途中,他因為過度勞累逝世了。民間也有故事將鄭和下西洋的經歷稱作三寶太監下西洋。

  4、鄭和下西洋曾經到過爪哇,蘇門答臘、天方、古裡等國家,到達最遠的地方就是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了。


西洋的目的

  1、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擴充套件朝貢貿易(經濟目的);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   2、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

西洋最遠到達什麼地方

  1、訪問的國家也有三十多個。1407年7月也就是永樂三年,明成祖命令鄭和率領大部隊乘坐海船出海遠航。他們的陣勢非常龐大,大約有二百四十多條官船,跟隨的人員大致就有兩萬多名。訪問的國家也有三十多個,這些國家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   2、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與東南亞、東非之間的交流。幾次下西洋的經歷讓鄭 ...

西洋的特點

  1、規模大,船隊數和人數多;次數多,前後達7次;航海技術先進,應用了指南針等發明製造;以炫耀國力為目的。   2、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 ...

西洋起錨地是哪裡

  1、鄭和下西洋起錨地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打通了大明朝在海洋方面與世界溝通的渠道,使得明帝國威播四海。萬邦來朝。鄭和每次下西洋的起錨地都選擇太倉,返航回來收泊地也放在太倉。太倉當時海帆千重”盛極一時。   2、劉家港地處長江入海口,港內風平浪靜。《太倉縣誌》記載,劉家港南宋成港。因為南 ...

2020年西洋多少週年

  鄭和下西洋615週年。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 ...

明代西洋起錨地是哪裡

  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在江蘇太倉的瀏河鎮。瀏河鎮是江蘇省重點鎮隸屬江蘇省太倉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東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與上海寶山、西南與上海市嘉定兩區接壤,為長江口的第二道門戶、太倉市沿江的重要集鎮、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和鄭和下西洋起錨地。   鄭和是十五世紀初葉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 ...

西洋的資料

  1、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2、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