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透過三次養貓並最終失去貓的故事寫出了作者心路歷程的變化,實際是折射出作家的人的人格思想:人應該善待、關愛身邊的小生命,同時要學會勇敢地反省自我的過錯。
對課文主題的兩種看法,可以分別引出不同的教訓。吸取“我”的教訓,可以明白,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重要的是弄清事實。而貓的不幸遭遇也說明,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成為冤案的犧牲品,因此要免遭厄運,也需自我完善。
文章透過三次養貓並最終失去貓的故事寫出了作者心路歷程的變化,實際是折射出作家的人的人格思想:人應該善待、關愛身邊的小生命,同時要學會勇敢地反省自我的過錯。
對課文主題的兩種看法,可以分別引出不同的教訓。吸取“我”的教訓,可以明白,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重要的是弄清事實。而貓的不幸遭遇也說明,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成為冤案的犧牲品,因此要免遭厄運,也需自我完善。
鄭振鐸描寫春天的作品是《燕子》。
原文: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寫作背景:《燕子》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是1927年5月26日夜,當時鄭振鐸處於旅法途中。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鄭振鐸為躲避因聯名寫信抗議蔣介石的暴行而可能遭遇的不測,被迫於5月21日乘法國郵船“阿託士”號,從上海出發逃亡到法國、英國等地將近一年半。在船上,他們相約把在Athos上所感到的、所想到的、所見到的寫成文字,寄回給親愛的國人和親友。他在這次旅法途中寫的散文後來被編入1932年7月上海新中國書局出版的散文、雜論集《海燕》。選入課本中的《燕子》便是其中的一篇。
1、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諦,筆名有郭源新、落雪、ct、西諦等,出生於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2、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出版。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