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酸雨主要分佈在貴州、福建、湖南、湖北、廣東、江西等省。有些朋友對酸雨的相關內容感興趣,那麼酸雨的ph值是多少?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什麼?來了解一下。
酸雨的ph值是多少
ph值小於5.65的雨叫酸雨。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大氣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時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約為5.6~5.7。在1982年6月的國際環境會議上,國際上第一次統一將PH值小於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霧、雹、霰等)正式定為酸雨。
氫離子濃度對數的負值,叫pH值。於是,純水的pH值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鹼性越大,pH值越高。未被汙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於7;當它為大氣中二氧化碳飽和時,略呈酸性,pH值為5.65。被大氣中存在的酸性氣體汙染,pH值小於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於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瀰漫的霧,pH值小於5.65時叫酸霧。
酸雨的危害
酸雨會破壞土壤結構,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很明顯的危害,因為酸雨被土壤吸收以後,會破壞土壤中的礦物質,造成礦物質流失,時間長了以後會讓土壤出現營養不足,讓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這時就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酸雨進入土壤後,導致土壤酸化,這時土壤中含有的鋁原生或者次原生物質會轉化成鋁離子釋放出來,這種物質對植物生長不利,植物吸收大量的鋁離子以後則會出現中毒和死亡。
酸雨的預防
酸雨對自然環境的危害是極為明顯的,特別是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所以在平時應以預防為主,而預防酸雨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就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工業生產廢氣的排放,避免這些有害物質對大氣造成汙染,倡導人們低碳出行開發新能源,但想要取得好的預防效果,則需要全民參與,從我做起,盡力去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汙染,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預防酸雨出現。
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
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酸雨是指PH小於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形成的主要氣體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酸雨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所造成的。
酸雨形成的化學反應過程:
(1)酸雨多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含有硫的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S+O2=點燃=SO2;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亞流酸SO2+H2O=H2SO3;亞流酸在空氣中可氧化成流酸2H2SO3+O2→2H2SO4。
(2)氮氧化物溶於水形成酸:雷雨閃電時,大氣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產生。
閃電時氮氣與氧氣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放電=2NO;一氧化氮結構上不穩定,空氣中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消酸3NO2+H2O=2HNO3+NO。
對酸雨的國際反應
世界上酸雨最嚴重的歐洲和北美許多國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後,終於都認識到,大氣無國界,防治酸雨是一個國際性的環境問題,不能依靠一個國家單獨解決,必須共同採取對策,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經過多次協商,1979年11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環境部長會議上,通過了《控制長距離越境空氣汙染公約》,並於1983年生效。
《公約》規定,到1993年底,締約國必須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為1980年排放量的70%。歐洲和北美(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等32個國家都在公約上籤了字。為了實現許諾,多數國家都已經採取了積極的對策,制訂了減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規。例如,美國的《酸雨法》規定,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萬噸/年,經過10年減少到1000萬噸/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萬噸/年,到1994年減少到230萬噸/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