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葬俗文化從發展至今,經過不斷的歷史演變和變革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和完備的習俗禮儀。除了部分少數民族的喪俗千奇百怪以外,我國的傳統葬俗基本大同小異,會有略微差別。在重慶文化中,送別死者的禮儀很莊重嚴謹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重慶的葬禮習俗。
一、換裝、抹汗
家中親人(以老人為例)快去世的時候,在嚥氣之前,由家中親屬為老人清洗身體,叫做“抹汗”,全身上下用溼帕子抹一遍。親人嚥氣後,就立馬換上衣服,因為屍體僵硬後穿衣服非常困難。衣服穿三層。
第一層是黑色或藍色的衣服,第二層是白色的衣服,第三層是壽衣。據說這樣穿的原因是,人的靈魂到了陰間會被脫光衣服,而第二層穿白色衣服,就是為了讓小鬼把白色的衣服看成是人的皮膚。這樣老人就能保留兩層衣服。老人死後還要在老人頭上包一張黑色的帕子或是戴一頂黑色的帽子。有些地區是在人死後在進行換衣。
二、落氣、停喪
在重慶地區,人死最後一口氣落下去了,叫做落氣,即停止呼吸的意思。當一個人被確定落氣之後,舊俗會立即燒“落氣錢”(紙錢)。接著舉行停屍儀式,要把老人的遺體放在一塊木板上。把木板置於堂屋中央,木板下由兩根高板凳支撐。在木板下放置一盆水,水盆上放一個米篩或筲箕等東西,米篩上再放置一個菜油燈。俗話說:“菜油燈烤背,活兒都做完了。”表示人的一生到此結束了。
老人腳前要放置一升米,以作插香燭之用。身側放置一個鐵盆或鐵鍋,以作燒紙之用。需要注意的是,客死異鄉的人的遺體是不能進入屋子的,只能停放在屋簷下,還要進行喊魂、招魂儀式。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現在停屍的方式也在慢慢改變,如城裡和城郊的農村,停屍常用電冰棺,避免因等候親人弔唁活動太長而導致屍體腐壞。
三、報喪
老人嚥氣後,立即放鞭炮,以告知村裡的親朋好友,老人去世了。親友鄰居就會過來幫忙。再透過其它方式(打電話、託信等)告知遠方的親友,請他們過來弔唁。守靈、趕喪、哭喪。報喪之後,孝男孝女應穿上孝服。
但現在已經簡化了,只要頭上系一條白色的布帕就行,布帕叫做“孝帕”。親朋來弔唁也會得到“孝帕”系在頭上。老人停屍完畢後就要在靈前設靈堂,舉哀守靈,接待前來弔唁的親友。而親友在接到報喪之後,須立即前往喪家弔唁,這叫趕喪或弔喪、弔孝。前來趕喪的親友領取孝帕之後就到靈前叩拜哭靈。
四、法事
老人去世後就要馬上請掌帖師過來做法事。掌帖師是北碚地區的一種專門做喪事的職業。掌帖師作為一個專門的職業有著自己的行規,一般是家族傳承或是師徒相傳。其職能相當於少數民族中的祭司。掌帖師有自己專用的法器道具,有專門的經書,有自己的學問。喪事該怎麼辦、日期改怎麼選、儀式該怎麼做、遇到特殊情況該怎麼處理,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
掌帖師負責整個喪葬過程的各種儀式,也負責唸經超度。通知掌帖師的同時也要通知石匠開始砌墳。掌帖師唸經的時間從白天到晚上12點左右。下半夜則請“耍鑼鼓”,“耍鑼鼓”有點類似於戲班子,但不是唱戲只是唱歌。如果家境不富裕可以免之。
現在基本沒有“耍鑼鼓”了,於是改請樂隊唱歌、奏喪樂。若是當天下葬,凡事從簡,只請一名掌帖師,掌帖師就唸咒做幾個法術完事。若是喪事超過三天,要請三個掌帖師,掌帖師就會有很多活動。喪事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掌帖師的測算,看哪一日是好日子,至少不是不吉利的日子。有些也由子女的多少決定,一個子女做一天。
五、喪酒
在重慶地區,不是所有人去世後都要辦喪酒的。未結婚生兒育女的人死去一般不辦喪酒。結婚生了後代的人去世,才有資格辦酒。喪酒的時間並不確定為某日。從死者落氣開始,就有客人到來,就要開始辦喪酒招待客人。直到死者下葬,散客,喪酒才結束。親友來吃喪酒一般會送禮。舊時送禮的意義應該是送給喪家一些辦喪事的物資,以幫助喪家舉辦喪事,減輕負擔。
因為在舊時經濟貧困時,一次喪事對喪家是一次很大的經濟負擔。而現在經濟發展,辦喪事已經不算太大的負擔了,所以送禮的物品也更加寬泛了。簡單的就直接送上現金,有心的就送上鞭炮、祭幛。客人們安安靜靜地吃喝,不喧鬧不嘈雜。
有些地方直系親屬(孝子)是不能和客人一起吃飯喝酒的,他們必須吃素。有些地方有孝子發喪期間只喝稀飯的習俗。但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習俗已經淡化了,孝子孝女已經不禁酒肉了。
結婚掛門窗在舉行結婚儀式當天,新娘的嫁妝先送到男方家,然後由新娘的弟弟陪新娘和送親的人到男方家。在新娘新郎進入新房後,新娘的弟弟拿出一條門簾掛在新房的門上。男方家送一個紅色的小紙包做喜錢,包裡的錢為雙數,意味著新婚夫婦成雙成對白頭偕老。結婚當天,若是碰到悶熱天氣,參加婚禮的人,不能扇扇子,否則有拆散的意思。河北結婚習俗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和婚後禮三個階段。婚前禮:嫁妝、聘禮和婚服的準備。最主要的嫁妝為縫被子,找兒女雙全,丈夫健在的婦女縫製,縫新被子需用紅線縫。正婚禮:新娘離家時要喜極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聲,孃家的財運越旺。賀婚時主家需準備記賬本,記好“份子錢”。婚後禮:完婚後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孃家,俗稱“回門”。
結婚是人生中一等一的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古時候的傳統風俗,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的解放,傳統的結婚風俗已經悄悄改變。武漢地區的結婚習俗在舊時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合進武漢文化,別具特色。
1、武漢人對結婚時間沒有講究,中午晚上均可;就日期而言,節假日和雙休不用說了,如果陰曆是個吉利的日子哪怕陽曆是工作日也一樣可以舉辦婚禮。
2、如果新娘的孃家離武漢只有兩三個小時車程,則迎新車隊還要開到那裡去把新娘接回來,這活必須得在中午十二點之前幹完;如果新娘的孃家離武漢超過此距離則改為迎新車隊開到新娘在武漢的親戚家或居住地去把新娘接回來。
3、武漢的主婚車沒有顏色限制,只要是高檔轎車;主婚車要用綵帶和玫瑰粘繞四周,副婚車則只用綵帶粘繞四周。
4、在迎親的新娘家門口,燃放兩大串鞭炮。
5、在酒店門口擺迎賓牌寫著新郎新娘的名字。
6、婚禮上每位來賓發一盒盒裝喜糖,瓜子糖果等零食分裝在盤子裡面。
7、酒店裡的佈置是紅地毯、鮮花氣球等。
8、婚慶公司要是請樂隊,則樂隊只在酒店裡面表演;但是多半不請樂隊而採用電子音響裝置。
9、婚禮上一隊新人在金童玉女的陪伴下登場,稍後雙方父母親再登場;退場時則恰恰相反。
1、婚禮上雙方單位領導要發表講話,多半是男方的當主婚人,女方的當證婚人。
11、孃家派一個小孩拎新娘的新鞋,到新房新郎將新娘放在床上後再從小孩手中接過新鞋給新娘穿上,此時新郎還要給小孩好處費,價碼多半是五十元或者一百元一隻鞋。
12、第三天新娘要帶著新郎回孃家,俗稱“回門”。
13、婚宴的熱菜沒有規定,但是會有一甜一鹹兩種口味的湯;冷盤則多為一道滷水拼盤。
14、新房的主臥床上鋪滿了花生和瓜子,意味著“早生貴子”。
15、新房裡貼上雙喜字。
16、婚宴中雙方父母親坐在同一張桌上。
婚俗改革實驗區一般指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2021年4月,民政部已推出包括河北河間市在內的15家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9月,17地列為婚俗改革實驗區,那麼,具體有哪些地區?怎麼改?附詳情如下:
一、17地列為婚俗改革實驗區!具體有哪些地區?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 ...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那你知道從臘八這天開始到大年三十,都有哪些習俗嗎?
春節前的習俗
臘月初八:臘八節
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古代每到臘八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 ...
秋分習俗活動有哪些 秋分當天全國各地習俗盤點
秋分習俗活動有哪些: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 ...
大寒習俗活動有哪些
作為最後一個月“臘月”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閒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喝粥”、“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蒸供”、“趕 ...
芒種習俗活動有哪些 芒種時節一些有趣的風俗盤點
1、送花神
農曆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有迎花神,也有送花神,一迎一送。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2、打泥巴仗
貴州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 ...
復活節的習俗 復活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1、復活彩蛋
蛋象徵新生命。堅硬的蛋殼無法限制裡面正在孕育的新生命。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的罪而釘死在十字架上,葬在墳墓裡,但墳墓無法關住他。他第三天覆活了,使凡相信他的人,因此而得到新的生命。蛋,便成為復活節常用的象徵物之一。蛋乃意味著春天的到來及新生命的誕生,並象 ...
復活節的習俗 復活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復活節彩蛋
復活節彩蛋的由來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傳說是:描述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在淚光中,忽然看見有兩個人穿著耀眼的衣服,站在她們的身邊,她回家的時候,把所見的異像彩繪在復活蛋上,然後才給耶穌的門徒。門徒也利用鴿子把這訊息傳揚開來。第二個的傳說是:聖德範被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