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重陽節是怎樣來的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怎樣來的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怎樣來的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起源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淒厲地吼叫,瘟魔衝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說,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遊》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他已明確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怎麼來的故事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東漢汝南縣境內有個瘟魔,每逢九月初九都會出來作惡。瘟魔奪去了恆景的父母,於是他決心防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強的仙長。他拜師練功,終於學成降妖劍術。

  恆景回到家鄉,按照仙長的囑咐,在九月初九這天,發給每位鄉親一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並帶著鄉親到山上避險。當瘟魔出現時,突然聞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進。恆景此時手持寶劍,斬殺了瘟魔自此,每逢重陽,插茱萸、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節的風俗。

  而在民俗觀念中,九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農曆九月九日又被定為敬老節。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怎麼來的故事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在民俗觀念中,“九九”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所以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續齊諧記》記載著最早的重陽節來歷說法: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民間流傳:

  古時候,汝(rǔ)河邊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小夥子,名叫桓(huán)景。他家裡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過得十分快樂。

  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汝河裡忽然出了一個瘟魔,岸邊很多村莊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來。

  桓景病好後,一心想除掉瘟魔,讓鄉親們不再受害。他聽說東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費長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決定前去拜師學藝。

  桓景帶上一袋乾糧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費長房和藹地對他說:“我看你一心想為民除害,就收下你這個徒弟吧。”他交給桓景一把降妖寶劍,又教他降魔的武藝。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徒兒,你在這兒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了。我給你一把茱萸(zhūyú)葉、一瓶菊花酒。你趕緊回家,先讓鄉親們登高避災,然後再去斬妖除魔。”他一招手,飛來一隻仙鶴,讓桓景騎在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來那天,桓景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叫大家帶在身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領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zhǐ)高氣揚地走進村裡。他發現村裡一個人也沒有,就四處張望,最後發現村民們都躲在山上,便狂叫著向山上衝去。剛到山腳下,突然一陣濃茱萸葉香和菊花酒氣迎面撲來,瘟魔頓時頭暈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轉。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衝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鬥。瘟魔見勢不妙,轉身就逃。桓景對準他的後背嗖(sōu)地投擲(zhì)出寶劍,哧(chī)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動,來紀念桓景剷除瘟魔、為民除害。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怎麼來的故事

  導讀: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雖然它沒有被列為法定節假日,但是大家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和清明節等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來歷傳說,那麼關於重陽節的傳說,你知道多少呢?想知道重陽節怎麼來的故事,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東漢汝南縣境內有個瘟魔,每逢九月初九都會出來作惡。瘟魔奪去了恆景的父母,於是他決心防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強的仙長。他拜師練功,終於學成降妖劍術。

  恆景回到家鄉,按照仙長的囑咐,在九月初九這天,發給每位鄉親一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並帶著鄉親到山上避險。當瘟魔出現時,突然聞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進。恆景此時手持寶劍,斬殺了瘟魔自此,每逢重陽,插茱萸、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節的風俗。

  而在民俗觀念中,九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農曆九月九日又被定為敬老節。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怎麼來的故事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在民俗觀念中,“九九”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所以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續齊諧記》記載著最早的重陽節來歷說法: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民間流傳:

  古時候,汝(rǔ)河邊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小夥子,名叫桓(huán)景。他家裡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過得十分快樂。

  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汝河裡忽然出了一個瘟魔,岸邊很多村莊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來。

  桓景病好後,一心想除掉瘟魔,讓鄉親們不再受害。他聽說東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費長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決定前去拜師學藝。

  重陽節

  桓景帶上一袋乾糧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費長房和藹地對他說:“我看你一心想為民除害,就收下你這個徒弟吧。”他交給桓景一把降妖寶劍,又教他降魔的武藝。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徒兒,你在這兒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了。我給你一把茱萸(zhūyú)葉、一瓶菊花酒。你趕緊回家,先讓鄉親們登高避災,然後再去斬妖除魔。”他一招手,飛來一隻仙鶴,讓桓景騎在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來那天,桓景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叫大家帶在身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領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zhǐ)高氣揚地走進村裡。他發現村裡一個人也沒有,就四處張望,最後發現村民們都躲在山上,便狂叫著向山上衝去。剛到山腳下,突然一陣濃茱萸葉香和菊花酒氣迎面撲來,瘟魔頓時頭暈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轉。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衝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鬥。瘟魔見勢不妙,轉身就逃。桓景對準他的後背嗖(sōu)地投擲(zhì)出寶劍,哧(chī)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動,來紀念桓景剷除瘟魔、為民除害。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重陽節是怎樣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

何當載酒共醉重陽節.的意思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釋義為何時你可以帶著酒,與我在這秋日共同暢飲,歡度重陽佳節呢?   此句出自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五言古詩《秋登蘭山寄張五》,該詩圍繞清秋季節登高來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感情的真摯。其中的“重陽節”表明的當時的季節為秋季,“何當”說明兩人已是許久未見,“共醉”表現了其對於重逢的 ...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重陽節是怎麼

  1、重陽節的起源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源於《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第二種說法是先秦之前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際祭天帝、祭祖的活動,而當時也有了重陽節求壽的習俗。第三種說法是起源於祭祀儀式,因為我國南方地區在重陽節仍然有重陽祭灶的習俗。   2、源於易經。   《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是重陽節的起源之一,在我國古 ...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 ...

重陽節的地位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 ...

重陽節的簡介

  重陽節“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因此,重陽節被定為農曆的九月九日。)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 ...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