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金秀瑤族村民以傳統習俗慶節日

金秀瑤族村民以傳統習俗慶節日

  

  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自然村距離縣城107公里,是金秀縣最為偏遠的山村之一。

  當地的農民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節日期間跳“黃泥鼓”舞。黃泥鼓分公鼓和母鼓兩種,母鼓大公鼓小,用牛皮矇住鼓身兩端,敲打時要用黃泥蘸水塗抺鼓面,鼓聲才清脆,因此得名。跳黃泥鼓舞時,由女性唱歌,男性跟著歌聲有節奏地擊鼓、起舞。

瑤族的傳統習俗

  瑤族人民這些豐富多采的生活習俗,是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瑤族人民居住條件、生活環境、歷史遭遇、衛生條件、生活方式、生產發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的反映,是瑤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瑤人好客,喜交朋友,遇有志同道合者,往往認為“同年”,結為“老庚”。“同年”、“老庚”或其他人到瑤家作客,受到熱情款待,款客形式多姿別緻,人情味濃郁,使人留戀忘返。

  瑤族有近30種自得其樂的大小節日,其中最隆重的有自稱“勉”支的盤王節,自稱“佈勢”支的祝著節和自稱“拉珈”支的功德節。

  瑤族男女戀愛自由,談情求偶,透過歌堂和野外對歌方式進行。而自稱“拉珈”和自稱“瑙格勞”(白褲瑤)瑤族的談情求偶則採取別具一格的“爬樓”和“談婚詞”的方式。婚娶方式不同支系的瑤族有所區別。如“勉”支系的婚娶大都吹吹打打迎來送往,並舉行“串親”和拜堂儀式;“布努”系的白褲瑤婚禮由新郎親族長者與新娘之舅互誦婚禮詞,並透過吃串肉認親戚,看雞眼作婚證,觀雞蛋卜吉祥等方式來完成儀式。最簡單的是“拉珈”支系的“半夜出嫁”,新娘半夜由人領到新郎家,與家人共進一餐團圓飯便完成婚事。不請客,不送禮,新娘隨身帶的嫁妝一般是鋤頭、鐮刀之類的生產工具。瑤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有抬郎,“兩邊走”和娶妻3種。抬郎(亦稱上門)在許多地區非常普遍,男“嫁”女家為郎,同樣受到尊重。

  瑤族的喪俗因地區和支系而異。漁獵在瑤族生產和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地位。並創造了簡單有效令人讚不絕口的多種多樣漁獵方法。其中捕獸捉魚方法就分別有20種左右。

  瑤族與漢族一樣,對於每個人來說,決定其社會地位的首要的基本關係,就是他在家族譜系上的位置。這個標誌就是姓和名。瑤族不論男女都有姓。生前決定的姓,原則上終生不變。和漢族一樣,女子即使在婚後仍保持著孃家的姓。但是瑤族姓的體系與漢族有著重要的差別。就是說瑤族的每個姓又有分支,日本學者竹村卓二稱之為“亞姓”,瑤語稱之為“lub”,漢語記為“老”。各個“老”實際上就是各個宗族,起著祖先祭祀和外婚制度的單位的作用。因而瑤族的姓與禮儀、信仰、婚姻人口有著密切的關係。盤瑤按盤瓠傳說有十二姓:盤、包、黃、李、鄧、周、趙、胡、唐、雷、馮、沈。沈姓在漂洋過海時死亡,從此沒有沈姓,只有十一姓。稱自己為十二姓人。

  瑤族所形成的亞姓組織,在祭祀祖先的禮儀活動中,起著一種規矩和制約的作用。各個亞姓獨有的祭禮形式,不管怎麼說,都是和拜祭自己始祖的傳統結合在一起的。屬於同一亞姓的人們,都知道和其他亞姓有不同的祖先象徵,都遵守各種禁忌,以此維持著宗族的聯絡。

  瑤族的姓和婚姻也有關係。據王同惠同志於1935年的研究材料,可知花瑤在明代初期移居到廣西的時候,是遵守同姓不婚制度的。移民時,為了以同姓的宗族為單位,在瑤山的各地形成了一村一姓的村寨,而且村與村之間的距離相隔甚遠,通婚不便。結果為了使村內婚成為可能,姓再劃分為宗族,宗族內禁止通婚。宗族外,雖為同姓,也允許結婚。因而瑤族的姓有時可以成為族外婚的單位,但有時又不成為族外婚的單位。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各瑤族集團所處的社會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制約。因而,這不是一個單純用漢化程度所能推斷的問題。

  瑤族的姓的體系不但與宗教禮儀有關,瑤族的姓還具有兩重性。首先根據本姓,可以確定瑤族的族籍,其次根據亞姓,組成事實上的族外婚集團。這和漢族“同姓即同宗”的一元結構,具有根本的不同。如果把這些特點看成是在小規模的單位集團分散移居於寬廣的空間的過程中,為適應獨特的文化生態環境而出現的產物,那就是很恰當的了。以上論述,說明瑤族的亞姓(宗族)組織與祭祀、婚姻、人口的發展有著很深的關係。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寒衣節是十月唯一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上也是按照傳統農曆看的。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三大祭祀節日。寒衣節最早是一個追思先人的日子,因為會給亡人燒紙錢,所以又叫送寒衣,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寒衣節。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他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時,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

  南京民諺曰:“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有說法認為,“寒衣節”即由此而來。人們在加衣避寒的同時,還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農曆十月初一,民間認為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1、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2、吃麵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麵、莜麵。寒衣節吃麵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

  3、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4、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對逝世故人想說的話。


瑤族傳統節日 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瑤族的傳統節日 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瑤族的傳統節日可分為宗教性節日和生產生活性節日兩大類,“盤王節”、“達努節”、“家神節”、“目蓮節”等為宗教性節日;“春節”、“吃眾節”、“端午節”、“中秋節”、“新米節”、“姑娘節”等為生產生活性節日。   盤王節   “盤王節”是藍靛瑤和過山瑤為祭祀圖騰始祖盤瓠 ...

民族節日傳統習俗的區別

  傳統習俗包含民族節日。   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並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準則。傳統習俗的內容是複雜的,存在於一個社會的傳統習俗大體上分兩部份: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其源遠流長,時代久遠,具有社會性 ...

瑤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姑娘節

  姑娘節是瑤族一個非常傳統的民族節日,姑娘節也是我們中國一些少數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姑娘們都會穿上漂亮的服裝與姐妹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同時也會在這一天尋找自己心儀的男孩。那麼,大家對於姑娘節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瑤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瑤族姑娘節的簡介   瑤族姑娘 ...

端午節送蛋傳統習俗的傳說和由來

  據《通城縣誌》(清同治六年版)記載:“五月五日親故以角黍、醃蛋相饋遺。”如今,端午“送端陽”的習俗在民間依舊盛行。端午節這天,人們會相互送蛋以示送福氣,給團隊成員“送端陽”,體現了上級對部屬的關心;給尊者、長者“送端陽”,表達了尊敬感激之意;給親朋好友“送端陽”,以聯絡感情;女婿們可千萬別忘了孝敬岳母“送 ...

三月三: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三月三是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稱為“地委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谷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谷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委,堵住 ...

二月二: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可以說是以祭“老人房”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獻活動。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佈的地區,幾乎每個材寨都建有專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掛有皮鼓、銅鼓,平時不許人進出,更早一些時候還有專人守候。每年凡到這一節日前,由村寨輪流承擔祭獻的承頭戶,挨家收集祭獻所需的東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雞、豬肉、各種 ...

清明節傳統習俗

  清明節有很多有趣的習俗,這些習俗有的為了懷念故人,有的為了祈福辟邪,還有的為了強身健體,總之從清明習俗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養生智慧和文化心理。下面就大家一一介紹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清明節掃墓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