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鑑真東渡是什麼時期

鑑真東渡日本是在哪個皇帝時期

  鑑真原姓淳于,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為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他去日傳戒,鑑真欣然應允,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用於日本。鑑真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為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修建,唐招提寺建成了。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

鑑真東渡是什麼時期

  鑑真東渡是唐朝時期。鑑真原姓淳于,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為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用於日本。鑑真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為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唐招提寺建成了。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

鑑真東渡中不為人知的細節

  鑑真東渡日本是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除開教科書,我們對這件事的細節瞭解的其實並不多。鑑真東渡日本後不久,又發生了“安史之亂”,所以留下的資料不多。但受業於鑑真的日本僧人元開所著的《唐大和上東征傳》中,留下了寶貴的史料,還可從中得知一些有趣的細節,比如從中可以知道:他帶去日本的物件中,還有王羲之、王獻之的真跡。

  該書提到:唐朝寺僧“皆以戒律為入道正門。若有不持戒者,不齒於僧中”。於是竭力學習唐人文化的日本,因為沒有傳戒高僧,就派榮棼、普照來留學,希望在他們學成後“擬為傳戒者”。但榮棼和普照留學了十年,仍然沒有擔此重任的信心,就提出要回去了。他們走的是上層路線,不僅有宰相李林甫之兄李林宗“家僧”道航同行,還有李林宗令揚州倉曹李湊造大舟,備糧送遣的書信。當榮棼、普照到揚州請到鑑真後,卻正因為這個道航,直接導致了鑑真第一次東渡的失敗。

  道航的特殊身份使他自視甚高,所以看不起同行的高麗僧如海,說了一句“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的話,被激怒的如海失去了理智,裹上他的光頭,去衙門誣告報復說:“道航造船入海,與海賊連。”將引“五百海賊入城來!”結果他們在“大明寺捉得日本僧普照”;“榮棼師走入池水中仰臥,不良久,見水動,入水得榮棼師”,最後躲在老百姓家裡的道航,也被捉來關進了大牢。最後的結果是:榮棼、普照等被關了四個月後,“其所造船沒官,其雜物還僧。其誣告僧如海與反坐,還俗,決杖六十,遞送本貫。”二年以後的天寶三年,越州的一些僧人不願意讓鑑真去日本,就到州官那裡告狀說:“日本國僧榮棼誘大和上欲往日本國。”山陰縣尉遣人搜得榮棼,枷送去京城,路過杭州,“榮棼師臥病,請假療治。”結果忽悠說是病死了,也就不了了之把他放了。

  天寶七年,鑑真一行漂泊到了海南島,振州別駕馮崇債不僅派兵四百餘人把他們迎入州城,留住了一年,還強認了鑑真為舅。然後把他們送到了萬安州。萬安州大首領馮若芳“請住其家,三日供養。”這位馮若芳的作為是:“每年常劫取波斯舶三二艘,取物為己貨,掠人為奴婢。其奴婢居處南北三日行,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總是若芳奴婢之住處也。若芳會客。常用乳頭香為燈燭,一燒一百餘斤。其宅後蘇芳木露積如山。其餘財物亦稱此焉。”竟然是亦官亦盜,官盜相安共處!而鑑真的失明,是因為在端州“頻經炎熱,眼光闇昧,爰有胡人,言能治目,加療治,眼遂失明。”遇到了一個外國庸醫,把眼睛治瞎了!

  鑑真與弟子間的關係也很有趣,“在揚州大和上弟子僧靈佑,及諸寺三綱眾僧同議曰:‘我大師和上發願向日本國,登山涉海,數年艱苦,滄溟萬里,死生莫測,可共告官,遮令留住。’”於是在永嘉禪林寺中,“捉得大和上,差使押送防護,十重圍繞,送至採訪使所。”不過官府也並不為難他們,只是“依舊令住本寺。約束三綱防護曰:‘勿令更向他國。’”而已,鑑真則“呵責靈佑,不賜開顏。其靈佑日日懺謝,乞歡喜。每夜一更立至五更謝罪,遂終六十日。又諸寺三綱大德共來禮謝,乞歡喜。大和上乃開顏耳。”祥彥是一個鑑真的愛徒,當鑑真問誰願意去日本弘法卻沒人答話時,祥彥說出了大家的心思:“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人身難得,中國難生。進修未備,道果未克。是故眾僧鹹默無對而已。”祥彥臨死“於舟上端坐,問思託師雲:‘大和上睡覺否?’思託答曰:‘睡未起。’彥雲:‘今欲死別。’思託諮大和上,大和上燒香,將曲幾來,使彥憑几向西方念阿彌陀佛。彥即一聲唱佛,端坐,寂然無言。大和上乃喚彥,悲慟無數。”


東渡幾次才成功

  鑑真東渡六次才成功。   第一次:鑑真於742年的冬天第一次起航東渡,帶著21名弟子和4名日本僧人開始東渡計劃,第一件事是造船,造船期間,鑑真與弟子開玩笑,但該弟子惱羞成怒,向朝廷告了一狀,說鑑真造船是為了與海盜勾結,準備攻打揚州,這使得東渡計劃天折了,一千人等遭到了拘禁。   第二次:744年間,鑑真集 ...

東渡和玄奘西行是如何面對重重困難的

  鑑真東渡和玄奘西行是根據自身的堅毅和信念面對困難的。兩個人在行程中,自然是有體力,精神,自然,政治上的困難。但玄奘和鑑真都是堅持自己信念的人,無論外部條件如何惡劣,可最終他們都堅持自己的內心去探尋異國,可以說是有恆心毅力和不斷的堅韌力。而他們遭遇的困難,有自然的,像玄奘要穿越沙漠,中途乾渴,差點致死。鑑真 ...

東渡幾次

  鑑真東渡六次。   唐天寶12年即公元1753年12月20日,66歲高齡並且雙目失明的鑑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在5次東渡失敗後,第6次東渡日本終於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國土。   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鑑真。他不畏艱險 ...

東渡日本後來被稱為什麼

  鑑真後來被稱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   鑑真簡介:鑑真原姓淳于,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為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   歷史意義:傳播了中國先進的文化,促進了東亞地區的經濟文 ...

東渡劇情介紹

  1、日本奈良時代,朝廷面對佛教界雜亂無章的現實,急欲聘請唐朝高僧東渡,以學習其戒律。榮睿和普照兩名年輕僧人,帶日本親王之使命赴唐,慕名來到揚州拜謁德高望重的鑑真大師。鑑真認為日本是興隆佛法的有緣之地,決定率祥彥等眾弟子東渡。正待啟航時,隨行的僧徒中出現不和,如海誣告日僧勾結海盜,官衙將榮睿等人拘捕,第一次 ...

東渡玄奘西遊的影響是什麼

  鑑真東渡的影響: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佛教更為廣泛的傳播到東亞地區,對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業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增進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   玄奘西遊的影響:他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的佛國外交。給國人西學提供了一種正規化,一種開放 ...

第幾次東渡日本成功

  唐天寶12年,即公元1753年12月20日,66歲高齡並且雙目失明的鑑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在5次東渡失敗後,第6次東渡日本終於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國土。   鑑真,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廣陵江陽人,律宗南山宗傳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曾擔任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