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秦代、漢代、北朝、隋代、金代、明代修築長城。
春秋戰國時代: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東至襄平郡;魏長城,魏河西長城和魏河南長城;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
秦代: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漢代:漢長城是
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秦代、漢代、北朝、隋代、金代、明代修築長城。
春秋戰國時代: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東至襄平郡;魏長城,魏河西長城和魏河南長城;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
秦代: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漢代:漢長城是
嘉峪關長城是明朝修建的。
嘉峪關長城在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1372年。
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00餘平方米,城牆總長733米,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面闊三間,周圍有廊,三層歇山頂高17米,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塞外風光盡收眼底。
嘉峪關長城,在嘉峪關市區西南6公里處,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以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天下雄關”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1、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線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2、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3、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