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長江裡的中華鱘滅絕了嗎

長江裡的中華鱘滅絕了嗎

  長江裡的中華鱘沒有滅絕。中華鱘是中國獨有的古老魚類,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大約1.4億年前就在地球生存並繁衍,是長江裡的旗艦物種。作為洄游魚類,中華鱘有著濃濃的家鄉情懷,它們生在長江,長在大海,十幾歲到達繁殖年齡,又長途跋涉,返回故鄉產卵。保護中華鱘,對於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有著深遠意義。中華鱘保護已經成為長江生態保護的一張名片,是加快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在野生中華鱘資源量急劇下降、瀕臨滅絕之際,中華鱘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讓中華鱘永續生存成為可能。

中華鱘滅絕了嗎

  中華鱘沒有滅絕。20世紀80年代,葛洲壩截流,中華鱘繁殖群體驟減到2176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2015年4-9月,監測到有3000餘尾中華鱘出現在長江口。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級別是極危。

  中華鱘會在夏秋兩季從長江口外淺海域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

  由於長久以來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程序,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

  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使中華鱘物種數量開始回升。

中華鱘凍了可以吃嗎

  中華鱘凍了可以吃。野生中華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吃了犯法,但市場上買得到的,都是人工繁殖的中華鱘,可以吃。中華鱘肉質與鰻魚一樣,都是高脂高蛋白的魚肉,不太容易煮爛,而且魚肉味道比較濃,清蒸不是好辦法。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sinensis)體長平均約40釐米,最長達130釐米,體重最高達600千克。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洩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白犀牛滅絕

  1、白犀牛還存在,沒有滅絕。   2、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犀科白犀屬的一種動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大威武,形態奇特,截至2013年,據IUCN非洲犀牛專家組調查,大約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現存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白犀是現存犀牛中最進化、最聰明、最晚出現 ...

堪察加棕熊滅絕

  堪察加棕熊滅絕了。堪察加棕熊是棕熊的亞種之一。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多在白天活動,行走緩慢,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平時單獨行動,食性較雜。喜愛吃的植物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動物包括螞蟻、蟻卵、昆蟲、齧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 ...

華南虎滅絕

  1、華南虎沒有滅絕,是瀕危動物,部分動物園還是有華南虎的存在的。   2、華南虎 拉丁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廈門虎,南中國虎)。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 ...

火影雛田死

  雛田沒有死,他和鳴人結婚了,在720話,《恭賀新婚》,和鳴人結婚,婚後生有一子一女。 ...

白犀牛滅絕

  1、白犀牛還存在,沒有滅絕。   2、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simum):犀科白犀屬的一種動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大威武,形態奇特,截至2013年,據IUCN非洲犀牛專家組調查,大約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現存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白犀是現存犀牛中最進化、最聰明、最晚出現( ...

穿山甲滅絕

  穿山甲沒有滅絕,但以瀕臨滅絕。穿山甲多生活亞熱帶的落葉森林。白晝常匿居洞中,並用泥土堵塞。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穿山甲野外數量稀少。穿山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禁止私人捕殺和食用。   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不同個體體重和身長差異極大。頭呈圓錐狀,眼小 ...

獨角鯨滅絕

  獨角鯨沒有滅絕。獨角鯨並沒有滅絕的危險。即使如此,《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仍將獨角鯨列入需監控並管制其身上長牙的交易,以免該物種陷入滅絕的危險。   獨角鯨又稱一角鯨,一角鯨(學名:Monodonmonoceros)體長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長牙),雄性略長於雌性。成年鯨平均體重800~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