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於春節的傳統小故事

關於春節的傳統小故事 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

  春節的傳說:爭花治天下

  在陝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著有關春節的傳說故事。傳說,玉皇大帝為了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為啥不讓我去呢?於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方兒。

  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說:“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為藉口來行此事。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於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說,因為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節的傳說:驅趕年獸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傳說:貼春聯和門神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後來就形成了春節貼門神的傳統習慣。

  春節的傳說:吃年夜飯要關門

  在我國江南一帶,每到吃年夜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關起大門,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敲擊碗筷。吃完年夜飯的碗筷收拾乾淨後,再開啟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

  相傳,這種做法是為了哄騙鐵柺李。

  據說到了每年的最後一天,玉皇大帝都要了解民間的生活狀況,於是就派鐵柺李下凡檢視民情。鐵柺李為八仙之一,是個跛腳叫化仙,因此便在人間吃年夜飯的時候,提著要飯的籃子跛著腳沿街到各處各家乞討。

  討完飯後,鐵柺李把討來的東西帶給玉帝老爺子看,誰家窮。誰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據此,玉帝老爺子就讓富人一年遭幾次災,不要太富;窮的則讓他發幾次財,不要太窮了。

  這事兒慢慢傳到了人世間,一個精明的商人知道了這個情況後,很快就想到了應對辦法。到吃年夜飯的時候,這戶人家把大門關的嚴嚴緊緊,家人誰也不許大聲說話。等鐵柺李來討飯時,開啟門,桌上什麼也沒有。

  鐵柺李一看,認為這戶人家窮得連年夜飯都吃不起,於是就大發慈悲,悄悄在這戶人家的門口放上幾個金元寶就走了。就這樣,這家人越來越有錢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別家也看到了他家發財的原因,便都紛紛跟著學起來。後來,鐵柺李見家家戶戶都關著門吃年夜飯,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們覺察,就不再到人間來討飯察貧富了。

  但是,關起大門吃年夜飯的習慣,卻據此流傳了下來並延續至今。

  春節的傳說:倒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關於春節的傳統小故事

  1、桃符傳說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詩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總把新桃符換下舊桃符—除舊佈新。關於桃符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曲蟠三千里,結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一個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紅髮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鬱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並用草繩捆著餵了看山的老虎。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他們死後變為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後世人們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以驅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隨著時代的變化,桃符本身也在變化,以後人們又將兩個神仙的名字寫在桃符上,代替畫像,再後來,又發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相等、結構對稱、意思相應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這就是春聯的前身。

  2、除夕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長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兇惡無比[lizhigushi.com]。年長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人們都離家躲避年獸的傷害,把這個稱為“過年”。

  某年除夕,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人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到處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關心這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婦包了餃子請老人吃,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為了報答老婦的好心,老人告訴她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要她穿紅衣,在門上張貼紅紙、點上紅燭,在院內燃燒竹子發出炸響。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發現村中燈火通明,它的雙眼被刺眼的紅色逼得睜不開,又聽到有人家傳來響亮的爆竹聲,於是渾身戰慄的逃走了。從此人們知道了趕走年的方法,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恭賀對方渡過了年獸的肆虐。後來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關於春節簡短的小故事

  1、春節期間,讓我難忘的事有許多,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一次包餃子。除夕的那天晚上,媽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餡兒,準備包餃子。

  2、看完電視聯歡晚會,爸爸媽媽就開始包餃子了。看著他們包的那一個個胖乎乎的餃子,我覺得挺好玩,不由得也拿起一張皮兒,準備包一個。我用左手託著皮,右手夾上滿滿一筷子餡兒,放在皮兒中央,把餃子皮的兩端往中間一合,使勁一捏,不料,餡兒像小蟲一樣從餃子皮側面鑽了出去。我一看,趕緊把餡兒堵住,可皮兒仍舊“張著大嘴”。弄了半天,皮兒就是合不攏“嘴”,我像洩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媽媽看到我灰心喪氣的樣子,好像摸透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天嬌,是不是洩氣了?”我點了點頭。“來,我教你!”說完,媽媽便給我做了示範,做完了,我明白多了,也有了信心,便振作起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皮兒託在手心上,輕輕地夾起一小筷餡兒,把皮的兩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勁一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包好了。

  3、我按照這個方法連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說:“開始煮餃子啦!”說完,媽媽就把餃子放進鍋裡。過了一會兒,餃子熟了,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傳統美德簡短故事

  1、孔融讓梨。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2、子路負米。子路家境貧困時,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飯菜,而從百里之外把米背給父母。後遂用“負米、負 ...

春節的習俗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出沒時間都是在天黑後,等到雞鳴破曉,便返回山林中。   算準了“年”肆 ...

那些逐漸消失的春節傳統食物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傳統食物的節日。無論中外,食物都是節日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有時候就是節日傳統的象徵,如感恩節的火雞、萬聖節的南瓜派、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臘八節的臘八粥、元宵節的元宵。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傳統食物也是最多的。我國春節傳統食品--年糕 中國南北西東各地的春節食物各有不同 ...

中國傳統民間故事探源:嫦娥在月亮上的那點事

  唐宋時期的中秋節就是以賞月為中心活動的節日。這兩朝吟誦月亮的清詞麗句俯拾皆是,圍繞月亮講的故事自也不能少。在中秋節形成並興盛的同時,此前傳了幾百幾千年的月亮神話、月亮傳說等就跟中秋節聯絡在一起,形成了豐富的中秋節故事群。   月宮裡怎樣出現了嫦娥?古人為什麼將自己崇拜的月亮跟蟾蜍聯絡在一起呢?玉兔、吳剛又 ...

春節習俗除夕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過趕年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也叫調年會。土家族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幾天過春節。 有關土家族過趕年的傳說: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調東南沿海出征抗倭,軍令緊急,便提前過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 ...

春節 -傳統的歡慶春節是怎麼的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春節,又叫過年。每當節日來臨,我國漢族人民和許多少數民族都以各自的方式舉行盛大而饒有興趣的慶祝活動,來歡度這一佳節,而另一些少數民族則還有自己的傳統年節,且時間、習俗各異。   從臘月初八開始,臘八粥的香味,最先使過年的氣氛在家家戶戶呈現出來。臘八粥的 ...

春節傳統民俗掃塵

  春節馬上就到了,每年到臘月二十四這天為什麼每家每戶都要打掃衛生呢?如果您不知道那就隨我一起看看春節民俗之掃塵吧。   春節前夕“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