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於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會給人們帶來壞運氣的猛獸。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暱?據說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祭全神

  這裡所說的祭全神,既指院中神棚的全神,也包括室內外平常有固定位置的神口。供品、香紙等祭祀品準備好後,全家就開始祭神。首先要在院中全神像前點紙,再到正房中堂祭祀,祈求一年全家平安、五穀豐登,或祈求老人病體痊癒、兒女升學、經商發財。開始時,由一男孩或男主人點響鞭炮,一邊響著鞭炮,大家一邊焚紙禱告。每到一處,全家跪拜,放炮人還要補充磕頭。一直把宅神(土地神)、門神、門外路口的路神都祭拜一遍,大年的神聖祭典才算完畢。古時有初一清晨到村外路口迎接神仙下凡的活動。湖北武漢地區曾有初一清晨首先開門出行,對吉神方向祭拜後再回來祭祀全神的習俗。除夕要迎神敬神,初一早上是最隆重的迎神祭神。

  拜年

  祭神後,要為長輩、兄嫂叩頭,然後成年人都要去同祖同宗人家拜年。有些大家族,拜年時往往成群結隊,同輩人一起串家進戶,門裡門外都是磕頭拜年人,場面十分熱鬧喜慶。被跪拜的長輩就要拿出糖果、香菸或端起酒杯給晚輩用。有的小輩人拜年任務很重,到哪兒也是匆匆行禮之後快快離開,趕到另一處去磕頭。拜完同宗近支再拜遠支,然後再拜同街同村異性長輩、親戚、朋友及朋友的父母。改革開放以來,大年初一拜年習俗基本保持著,但拜年的範圍有所減小,有的只拜同宗,有的只拜近支了。古時宗族都有家譜,人們還要到宗祠去行祭禮。現在少數地方仍有祠堂,大年三十這天就開始上香,直到正月十五才停止。

  吃餃子

  除夕下午或晚上包好的餃子,初一早起祭神拜年之後就下鍋,也有的祭神之後先煮餃子吃了再出去拜年的。頭一鍋煮好後,首先要盛在碗中去上給神靈,放好餃碗也要磕頭,這是起五更大祭祀的繼續。然後端給老人,再全家同吃。在餃子中放銅錢、鋼蹦或其他東西,誰吃到誰有福、一年順利。這個習俗至今還保留著,但也有人把鋼蹦吞了下去,造成危險事件。

  北方初一的餃子、南方的糯米糕團,是人神共用的特定食品。從家庭角度說,這是每個人的一種神聖權利。如果家中有誰過年未能趕回,也要留上一碗等他回來再吃。

  祭祖

  元旦祭祖也是古風。正月初一吃完餃子就要上墳祭祖。

  如果家中、祠堂中有先人牌位,祭神後祭祖很方便。但許多地方不在家中設先人牌位,同祖同宗的男人們都要到野外祖墳上行祭。一般是燒化香紙,放上初一的餃子、點心,大放鞭炮。燒紙時要嘟嚷給先人:過年了,來吃餃子,你的銀錢要收好,要保佑我們後輩人健康、富裕、子孫綿綿。這和清明、中元、十月一的祭祀相比,多了大年初一的餃子和鞭炮。村中喜歡放大炮的人,往往在上墳時過一回放炮癮。但現在天氣乾燥,如何防火也成了現實問題。也有個別地方是在臘月二十三或除夕下午上墳,說是迎接已故先人回家過年。還有的是正月初三上午上墳,為已故先人慶賀新年。

  壓歲錢

  壓歲錢原先叫厭勝錢,也叫花錢。厭勝,就是抗拒鬼神的。壓歲錢曾經是漢代的五株錢,後來是各朝代的銅錢,民國後漸漸用紙幣。長輩把它作為吉利品、避邪物和玩賞物交給孩子們,希望能保護他們身心健康、安然成長。這是長輩對子孫們的祈願,也是盡到自己的家庭防後義務。壓歲,意思是壓祟,壓住鬼祟。一般把壓歲錢和糖果同時交給孩子們享用。此時可以形成家庭老少一起共享天倫的歡樂場面,進一步增加過年的團圓吉祥氣氛。宋代時,還出現了壓歲盤,盤裡放有壓歲果子,專讓孩子們享用。

  接財神

  大年初一清晨,廣州、香港風俗有“派財神”。有人挨家挨戶送紅紙木印的財神像,口中唸唸有詞:“財神到,主人多財寶;財神到,主人大發財。”那時無論商店住宅,只要有敲門聲,無不開門接受,給予一兩角錢封包。

  我國自古相傳,財神爺的誕辰是正月初五,所以舊式商店,多在年初四晚宴盛宴夥計,半夜放爆竹,設三牲於財神位,並於拂曉出門接財神。最早一家接到財神符的,要給錢接歸,貼在財神座下為吉利。清早在路口擺設性禮,金鑼爆竹以迎神,叫做“接路頭神”。接路頭神必須早,怕別人接去也。粵、港舊俗均祀“五路財神”,所謂五路,當指財神來自東、西、南、北、中五路。但明清年間蘇州人卻把元末抗樓英雄何五路當做財神爺,後來就以訛傳訛,稱之為“五路財神”。

  關於春節的詩句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歲日作》中寫道:“春衣試稚子,壽酒勸衰翁。”描寫了老人小孩歡度春節的情景。詩人孟浩然由於得不到進仕的機會,徜徉於山水之中,寫下了許多反映隱逸生活的詩歌。《田家元日》寫的正是他在故鄉鹿門隱居時度過春節的心境。詩云: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優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經過半生戎馬,偃武修文,創造了天下既安的局面,他在躊躇滿志之時,在除夕之夜,寫下了《守歲》一詩。

  詩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詩中描繪了除夕夜他和臣僚、宮女在豪華綺麗的斜芳殿裡一起“守歲”的情景。年終歲寒,冬雪消融,和煦的春風吹進了宮中,階下的梅花吐蕊盛開,清香撲鼻;大紅燭點燃了,燭花盤繞,喜氣洋洋。君臣們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歌舞通宵達旦。這首詩既再現了唐時守歲之風,也表現了唐太宗作為開明君主的自得之意。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1、藏族的春節習俗

  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藏曆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曆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

  2、蒙古族的春節習俗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稱為“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佈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

  3、壯族的春節習俗

  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4、白族的春節習俗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青年男女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1、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2、拜年: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3、佔歲: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


少數民族過春節風俗習慣哪些

  1、藏族春節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件裝飾品,叫“薩舉”即新裝。藏曆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曆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   ...

關於春節風俗習慣哪些

  1、掃塵,掃塵顧名思義就是打掃塵土,過年前都要把家裡裡裡外外都要打掃一遍,這樣才能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春節的到來,表達除舊迎新的寓意,掃塵這個習俗自臘月二十七日開始,也有些地方早早就開始除塵了。   2、貼春聯一般是在除夕那天貼,春聯決不能夠等到過年的時候貼,不然沒任何寓意,也沒有達到喜慶的效果,春節貼春聯很 ...

關於處暑的傳統習俗 處暑節氣的風俗習慣哪些

  關於處暑的傳統習俗 處暑節氣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1、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 ...

感恩節習俗 感恩節風俗習慣哪些

  感恩節習俗 感恩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1、吃火雞   感恩節的食品極富傳統色彩。每逢感恩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歐洲移民到美洲後,覺得火雞的外觀與土耳其“身黑頭紅”的服裝特色很相像,於是叫它們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魯門總統當政時期增加了一項總統放生 ...

仡佬族風俗習慣哪些 仡佬族當地都過哪些節日

  仡佬族是少數民族之一,這個民族的人口,在少數民族當中屬於比較多的,歷史也十分的悠久。那麼關於仡佬族的風俗習慣,你又瞭解多少,仡佬族當地都過哪些節日,當地有哪些的傳統呢?不妨一起和小編來看看關於仡佬族的風俗介紹吧!   仡佬族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   大年: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 ...

正月十四什麼禁忌 大年十四風俗習慣哪些

  正月十四有什麼禁忌?大年十四風俗習慣有哪些?2022年正月的日子好不好?   正月十四有什麼禁忌?   首先是不宜回孃家的,因為新嫁出去的媳婦忌諱看到孃家燈,據說有不好的寓意,有的甚至會躲到其他人家裡,避免看到父母家的燈籠。還有不要輕易出門,因為據說如果遇到殯葬就不吉利了,要默唸升官(棺)發財(材)討一個 ...

202x年臘八節宜動土嗎 臘八節的風俗習慣哪些

  由於命理一說自老祖宗那輩就有,所以,每每大家遇到重要的日子便會找人幫自己擇選吉日已保佑自己順遂,像什麼結婚啊、搬家啊等等,像小編文中提到的動土也是如此,下面小編就同大家一起看看2022年臘八節宜動土嗎。   2022年臘八節宜動土嗎   臘八節可以動土。   在中國的傳統中,動土蓋房子這樣的重大事情安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