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鄭板橋畫的最多的最擅長的就是竹子,他畫的《墨竹圖》,表達了他想為老百姓做點好事的良好願望,更是為自己的畫竹總結出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無竹的三個階段,很有深意。鄭板橋(原名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朝學者、書畫家、“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鄭板橋集》等。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1、鄭板橋的畫蘭多體現民間疾苦,畫風樸素平實,並帶幽默諷刺詼諧之趣。
2、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大垛人,祖籍蘇州,清朝官員、學者、書法家,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