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貫徹的是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抓好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和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工作是我們克盡職守的天職。一旦地震發展,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會很快實施地震緊急求援工作,全力搶救受害的群眾,保一方平安。家庭防震的重點,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的防震救災。
防震減災貫徹的是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抓好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和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工作是我們克盡職守的天職。一旦地震發展,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會很快實施地震緊急求援工作,全力搶救受害的群眾,保一方平安。家庭防震的重點,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的防震救災。
1、地震來了怎麼做。
2、不要驚慌。在大地震來臨時,要保持鎮靜,避免驚慌。要克服“驚呆”和“驚逃”兩種不良反映。地震時嚴重傷亡的眾多事例,大多是慌忙向外奔跑所致。
3、伏而待定。要保持鎮靜,迅速躲到附近最安全的地方,這是從歷史的經驗和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4、定後轉移。在主震之後相對平靜的一段時間內,迅速離開藏身之處,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1、防震減災就是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主要的解法是設計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築。
2、監測方法,地震孕育過程中常常出現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氣象學及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中的各種異常現象。自1966年邢臺地震以來,我國有70多次中強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餘條前兆異常。由於地震孕育和發生過程是極其複雜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豐富多樣的。經過整理和研究,可將這些異常歸為10大類:地震學前兆、地殼形變、地磁、地電、重力、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態,應力應變、氣象異常、宏觀前兆現象等。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進行了科學的監測。只有綜合分析、研究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資訊。
3、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公元132年7月(東漢漢順帝陽嘉元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觀測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多年。張衡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新紀元,他被譽為地震儀之父。
4、何謂地震預報,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什麼?地震預報是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以及地震影響烈度和破壞易損程度的預測。通常,地震預報的三要素主要是指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