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2、《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體文章。文章透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1、《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2、《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juàn)。唐代李善則認為其為甄皇后所作,此說亦博得後世多人的認同。
1、《阿房宮賦》作者:杜牧。
2、《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文章透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1、《洛神賦》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名家曹植的浪漫主義名篇。
2、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3、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 ...
1、是孫皓暉寫的。《大秦帝國》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500萬字的小說,花了16年,作者孫皓暉乃著名學者,他雖是法律系教授,但他十分熱衷先秦文化,在他看來,很多人誤解了秦文化,實際上那是一個禮樂崩壞的時代,強者為王,禮法不容,而大秦帝國完成了新秩序的構建。準確說,在作者筆下,這段歷史並不傳奇,但他在行文中 ...
1、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
2、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
3、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4、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5、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6、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 ...
《阿房宮賦》最後一句為“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意思是秦國人來不及哀嘆自己的滅亡,而讓後來的人哀嘆,後來的人哀嘆它的滅亡卻不引以為戒,也會讓更後來的人再來哀嘆它的滅亡,感嘆後人讀史而不借鑑歷史,重滔覆轍的悲劇,揭示人類社會歷史的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 ...
1、《洛神賦》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名家曹植的浪漫主義名篇。
2、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3、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 ...
蕭氏出生於二月,由於江南風俗認為二月出生的子女實為不吉,因此由蕭巋的堂弟蕭岌收養。堂叔父蕭岌過世後,蕭氏輾轉由舅父張軻收養。由於張軻家境貧寒,因此貴為公主的蕭氏亦隨之操勞農務,後來蕭氏九歲時入宮。隋文帝即位後,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封次子楊廣為晉王。之後文帝希望從向來關係良好的西梁國選位公主為晉王之妃。蕭巋知 ...
寒食節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寫的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士,晉文公流落在外時,介子推曾經割股餵食他,所以晉文公回國後想要賞賜介子推,可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母親隱居山裡,晉文公為了逼他出來下令焚山,介子推與母親最後被燒死。
事實上寒食節最早出現在遠古時期,只是那時候叫禁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