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蘆葦筆,由用蘆葦作成,是西方書法的一種古老工具。遠至美索不達米亞時代的楔形文字,就是用蘆葦筆在黏土上寫成的。後來蘇美人將蘆葦筆改良,將書寫的那一端以三個大斜切面削尖,簡易的蘆葦筆大至就成形了。它是後世鵝毛筆和鋼筆的前身;
2、美工筆,是藉助筆頭傾斜度製造粗細線條效果的特製鋼筆,被廣泛應用於美術繪圖,硬筆書法等領域,是藝術創作時的工具,非常實用。它可以像一般鋼筆一樣書寫漢字、數字和字母。如果使用它設計美術作品,把筆尖立起來用,畫出的線條細密;把筆尖臥下來用,畫出的線段則寬厚。
1、蘆葦筆,由用蘆葦作成,是西方書法的一種古老工具。遠至美索不達米亞時代的楔形文字,就是用蘆葦筆在黏土上寫成的。後來蘇美人將蘆葦筆改良,將書寫的那一端以三個大斜切面削尖,簡易的蘆葦筆大至就成形了。它是後世鵝毛筆和鋼筆的前身;
2、美工筆,是藉助筆頭傾斜度製造粗細線條效果的特製鋼筆,被廣泛應用於美術繪圖,硬筆書法等領域,是藝術創作時的工具,非常實用。它可以像一般鋼筆一樣書寫漢字、數字和字母。如果使用它設計美術作品,把筆尖立起來用,畫出的線條細密;把筆尖臥下來用,畫出的線段則寬厚。
書法用筆是國畫、書法創作中的術語,是指用毛筆書寫有筋、有骨、有象、有勢的運筆手法。古人曾說過,用筆先求規矩入巧,精熟之後,自能美觀。具體是指毛筆在紙上或升或降(即用筆的提、按、頓、蹲)或縱橫運動(即用筆的過、挫、回、扭、轉、折)等手法,使所寫的筆畫方圓兼備,能隨心所欲的寫成工整美觀的字型。
1、擺筆。
在特大字的較長筆畫中,為強調金石澀辣之味,可以在一橫行筆時,增加上下移動。在一豎行筆時增加左右擺動,但都應增加適當的提按頓挫。
2、退筆。
適用於中鋒和側鋒,寫大字較長的行筆可增加適當的退筆,能增加屋漏痕之感。退筆的方法是在行筆中,筆鋒適當提按,斷斷續續加入較小的倒退動作。
3、顫筆。
用擺筆、退筆的方法加在一起,動作減少即成。
4、跳筆。
寫大字行、草,在一筆執行接近終了時,筆毫較乾的情況下,可將筆桿略提,但不可離開紙面,使它產生一些飛白的砂筆,隨後將筆沉下收住。可以產生氣勢和變化,給人以內含的力量。
5、擦筆。
草書偶爾用之,為造成黑白輕重,虛實枯潤節奏感,筆毫已幹仍然要把已寫的字或筆畫寫完,應把行筆的速度減慢,把壓力加重,用乾擦完成,收筆要停頓。
6、旋筆。
在落筆、行筆、收筆的某一階段,捻旋筆管,使筆畫出現圓渾而有變化。
7、滾筆。
在一撇的行筆階段,將筆鋒略偏,按前進的方向反滾,使之增強磨擦,造成蒼勁雄奇之感。
8、推筆。
如在寫“散氏盤”銘文的“三”字時,為避免筆畫雷同,中間一橫是由右向左推出來的。
9、拖筆。
狂草的較長筆畫中,為增加變化,在行筆中可偶爾變換筆鋒,加入順拖之臥筆,能產生砂毛之感。
10、槌筆。
松握筆桿以筆肚槌於紙上,方法象擊鼓槌,乾溼不定,狂草中之點或某些筆畫的開頭偶爾用之。
11、砸筆。
松握筆管,使筆桿有滑動感,將吸飽墨的筆頭,用力擲砸在落筆的部位,不可讓筆桿脫出五指,使墨花略有綻射,然後行筆,寫狂草書中偶爾用之。
12、揉筆。
在寫特大字時,為增強較長筆畫的變化和金石味,並突出結構部分,在運筆過程中將筆鋒微微揉動,如不規則地轉圈,並加上提按頓挫,能使骨力透徹。
13、撥筆。
寫碑體時,為強調內圓外方和體現碑版剝蝕殘缺感,可使筆鋒外露,在行筆時臥筆提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