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陝西漢調二黃的流傳歷史與獨特技藝

陝西漢調二黃的流傳歷史與獨特技藝

  漢調二黃是中國陝西省的四大戲曲之一,漢調二黃流行的戲曲型別以柔和為主,以武打戲為輔。漢調二黃以三種形式流傳分別是:木偶戲、皮影戲和人飾演的大戲。對於陝西的漢調二黃你瞭解多少呢?本期陝西文化帶你領略更多的陝西漢調二黃的更多內容,一起了看看吧。

  漢調二黃,是陝南地區僅次於南路秦腔(即漢調桄桄)的大型劇種。音樂唱腔,與皮黃系統各劇種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幹,幫與京劇接近。其二黃由來,在陝西省有各種說法,皆與湖北“黃崗”說、江西“宜黃”說、安徽“石牌”說不合,而與陝西直接關係。據安康漢調藝人世代流傳,都說二黃是在本地土調“黃腔”基礎上受南北曲與兄弟劇種的影響發展演變而成。而所謂“黃腔”,在陝南三共本屬“出格”、“變調”之意。如此,則“二黃”也許是西秦腔在陝需的“變調”之意。在漢水流域,舊有“一清二黃三月(兩湖寫作“越”)調,梆子跟上胡吵鬧“之說。

  二黃名稱或與此相應。至於有人寫“黃”為“簧”,是否因原來曾用笛和嗩吶伴奏,尚待查考決定。清代威陽劉古愚、蒲城張東白、民國時富平王紹猷、乾縣範紫東等前代學考,相繼考察,同謂二黃乃“秦聲吹腔古調新聲”。這種說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它與“西皮調”東傳的時間,雖然有先有後,但其淵源則同屬早期“隴東調”、“西秦腔”在江漢流域的分支,與現稱的梆子秦腔同源異流,以致在清朝中葉秦腔藝人、漢調藝人與微調藝人先後同臺,才成為可能,也因此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這一劇種。

  隨著商業貿易的興衰變化,二黃戲也因之呈現出榮枯更替的狀況。漢調二黃在陝西的班社遺蹟,因明、清兩代戰爭破壞,已難查尋。據說安康縣東神河溝王爺廟碑有明正德(武宗朱厚照,1506-1521年)或明永樂(成祖朱棣,1404-1424年)皇帝於此看過二黃戲的記載,只因廟毀碑失,亦難證實。惟知紫陽蒿坪樂樓曾有清乾隆二黃班社的題名墨跡。嘉慶道光時班社有漢中的漢榮班、西多仁豐班、城固宜太班。

  咸豐初年更有楊金年、範仁保等名藝人分別在西鄉、安康二地設科授徒,先後培養出“洪、來、”、“永、清”、“吉、壽”、“天、久”等輩藝人。隨著這批藝人到處呈獻技藝,二黃班社遍佈川、陝兩地。其中知名者如咸豐年的裕太、鼎太,同治年的仁太、瑞仁等班。這些班社散佈各地,因地方主意與師承關係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安康派擅於文戲,通用“紫陽幽雅綿軟,吐字吟泳多帶川味;商洛派擅於功別樣騰躍,以武戲見長;關中派注重唱、做、表演細膩,唱腔豪放。雖然特色各異,而其基本風格仍然相同。各代班(社)中,先後培養出了不少頗有成就的藝人。如道光年間查來松以生、末擅長,在川北曾獲“戲狀元”之稱。

  屈來壽擅於淨角,多演神戲,曾有“活靈官”之稱。劉久強以生、未見長,在川、滇等地也頗有聲譽。清末的姚彩盛、趙清平、董興平,民國中期的邢大倫、楊大鈞,民國後期的山鳴岐、劉鳴祥等也馳名遐邇。這些班社和名藝人,對漢調二黃的發展和延續起過重要的作用。

  在抗戰前後,漢調二黃一度衰落。建國初期,黨和政府組織失散藝人,分別在安康、商洛、漢中、西安、成陽等地設立一批專業劇團,在隨團培養青年藝徒的同時,又在省戲校設立了漢劇班,所有這些團體,在“文化革命”中幾乎損失殆盡。唯一存在的安康漢劇團,也搖搖欲墜。打倒“四人幫”後,才又在安康、漢中、商洛三地陸續恢復了一批專業劇團,使漢調二黃重現復興景象。

別具一格的陝西戲曲藝術:漢調桄桄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曲牌大約有200多首,陝西人民非常喜歡在戲樓觀看漢調桄桄,它的形成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明萬曆年間非常的繁盛。漢調桄桄在我國的戲劇文化中,它具有重要的價值。下面的陝西文化為你帶來別具一格的陝西戲曲漢調桄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漢調桄桄又稱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中秦腔傳入漢中地區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主要流行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並曾流傳到川北、隴東、鄂北等地。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本戲五百六十多本,摺子戲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鑌鐵劍》、《夕陽山》、《水灌晉陽》、《紅纓披》等百餘種劇目為漢調桄桄所獨有,《帝王珠》、《無影劍》、《呢喃閣》、《草坡面理》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經失傳或殘缺。

  漢調桄桄的唱腔屬板腔變化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體現出陝南地方音樂優雅柔和的特點,旦角唱腔高昂,講究唱“硬三眼調”;花臉擅用“犟音”,聲高八度,多以假聲演唱,尾音拖腔較長,人稱“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攔頭等多種,且有“軟”、“硬”、“快”、“慢”之分。“軟”為表現悲涼情緒的苦音,“硬”為表現欣悅情緒的歡音,“快”為快板,“慢”為慢板。漢調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場之別,文場原以蓋板二絃為主奏樂器,後改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絃等與之配合;武場使用尖鼓、平鼓、鉤鑼、鐃鈸、梆子、牙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漢調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誇張,有“箍桶”、“撒蓮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蓋”、“變臉”、“換衣”、“揣火”等許多獨特的技巧,還有不少刀槍、棍棒、拳腳、騰翻的特有身段。民國以前,漢調桄桄演出時,生、淨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頭上插花即可出場。其服飾和化裝雖簡單,唱工卻十分講究,當地人習慣於夜聽十里大調,且聽遠不聽近,名為“燕過樑”。

  2000年以來,漢調桄桄觀眾日漸減少,班社、劇團紛紛解體,藝人流散,傳統劇目、曲牌、表演技藝已經或即將失傳。到2006年底,僅有南鄭縣一個劇團還在維持演出,仍面臨經費困難、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難以長久堅持下去,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搶救和保護。

  1、漢調桄桄歷史悠久,對研究我國戲曲劇種的源流走向,演變規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漢調桄桄對研究漢水上游(漢中地理位置處我國南北交界之處)文化交流、文化變遷、文化整合及文化特質、大眾審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3、漢調桄桄傳統劇目豐富,對研究中國戲劇文學,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上古時期,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堯典》)的歌舞藝術。1976年,在漢中市城固縣蘇村出土的青銅面具,證明早在商時,已經有了類似戲劇人物面部化妝的專用道具。西周以後,民間歌舞廣泛發展,詩歌說唱相應繁榮。至漢代,已出現了“百戲”。在百戲的孕育中,戲曲集歌舞、詩歌、說唱的要素,並加入了情節故事,則形成戲曲獨特的綜合藝術。到了唐代,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又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發展,併為後來的宋元雜劇奠定了基礎。也催生了以秦腔為主的陝西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並在西秦舊地(即以鳳翔為中心的西府地區)形成了“西秦腔”。

  據《陝西省劇種概觀》記載,“西秦腔”於1465~1487年(明成化年間)、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先後傳入洋縣、南鄭等地,在吸收當地口語,配以說唱歌調及其它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逐步衍化為地方聲腔,再經過藝人們的不斷創造,唱腔有了鮮明的鄉土特色,表演和伴奏亦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形成了以洋縣、城固為中心的東路桄桄和以南鄭、漢臺為中心的西路桄桄。新中國建立後正名為漢調桄桄。

  漢調桄桄在其自身發展的漫長曆程中,由於漢中毗連四川,水路直通湖北武漢,又與川劇和漢調二黃進行了藝術上的不斷交流,致使漢調桄桄既保持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融入川劇和漢調二黃柔和婉轉等長處,使其特點也顯得更為突出。

漢調楚曲

  湖北地方劇種有數十種,每一劇種都有獨特的表演藝術和優美的音樂唱腔,其中漢劇、楚劇最為傑出。

  漢劇,本名漢調,舊名楚調,1914年正式定名為漢劇。漢劇是我國戲曲藝術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漢劇的聲腔系統是由西皮、二黃結合而成的皮黃腔,是中國四大聲腔之一。西皮源於陝西梆子,經過襄陽腔的演變;二黃源於安徽、江西的地方腔調。西皮高亢激越、剛勁有力,二黃細膩柔和、委婉。二者在明清時期隨著商人的流動薈萃於九省通衢的漢口,互相交流影響,最終形成了融南北聲腔為一體的漢劇。

  在漢劇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大流派。漢劇汲取了南北戲曲聲腔之美,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流傳到江西、安徽、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陝西、山西、雲南、貴州等。漢調還曾流傳到北京,促進了京劇的形成和發展。至今保留在京劇舞臺上的韻白以及反二黃等唱腔都有漢劇的影子。楚劇起源於農村,是土生土長的鄉土戲劇。它的前身是黃陂、孝感一帶的花鼓戲,原稱黃孝花鼓,1926年改名為楚劇。黃孝花鼓起源於黃陂、孝感一帶流傳的竹馬、高蹺等民間歌舞及鄂東“哦呵腔”,開始是人聲幫腔,鑼鼓伴奏,後來受漢劇、京劇影響,突破了“三小”行當,出現了正旦、老旦、老生、花臉等行當,由人聲接腔改為胡琴託腔。


鄉水煎包帝王粥

     網路配圖   江蘇北部的豐縣是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地,故稱漢鄉。在這裡流傳著兩款風味獨特的食品,一是“水煎包”,二是“帝王粥”,據說這兩款食品都和漢高祖劉邦有關係。   相傳兩千多年前,劉邦與其母被秦兵追殺,逃至豐縣東城時已是黃昏時分。當時母子二人又飢又渴,恰好遇到一家包子鋪正欲收幌關門,其母便向店主討 ...

南鄭調桄桄

  漢調桄桄又稱漢調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中秦腔傳入漢中地區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主要流行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並曾流傳到川北、隴東、鄂北等地。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本戲五百六十多本,摺子戲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鑌鐵劍》、《夕陽 ...

櫻花的歷史來歷是什麼

  櫻花在日本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江戶時代,賞櫻才成為日本的民間風俗。作為日本的國花,櫻花很受日本人的喜愛,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祭"。此時的日本,無論是公園還是街道,都充滿著櫻花的味道。櫻花美卻易凋落,從怒放到凋零,不過七日,所以有"櫻花七日"之說。 ...

調四釣二調平水釣二的區別

  1、餌鉤狀態不同:調四釣二用拉餌垂釣可以實現一鉤觸底一鉤懸浮。調平水釣二或三目是是雙鉤臥底子線彎曲狀態。   2、適用環境不同:調四釣二適用於物件魚密度大或吃口很好的時候使用。調平水釣二或三目適用於物件魚吃口很亂的時候使用。   3、釣鉤靈活度不同:調四釣二釣鉤較靈活,屬於調鈍釣靈。調平水釣二或三目釣鉤較 ...

誰知道這椅子的歷史來歷啊

  一、來歷:南北朝的坐具已具備了椅子、凳子的形狀,但因其時沒有椅、凳的稱謂,人們還習慣稱之為胡床,在寺廟內,常用於坐禪,故又稱禪床。唐代以後,椅子的使用逐漸增多,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才從床的品類中分離出來。因此,論及椅、凳的來歷,必須從漢魏時的胡床談起。   二、歷史:唐代以前的椅字還有一種解釋,作車旁 ...

陝西清末回族起義的起因結果

  起因:陝西華州漢族屠殺回族,並向朝廷稱回回造反,先行剿洗。於是漢族屠殺回族,回族反擊,與漢族持械爭鬥。於是,關中各縣,有的回民是先起來反抗漢民,有的是漢民團練先起來洗劫回民。整個關中,處於民族的仇殺之中。陝西西安、鳳翔二府,及其他各州縣的回民被成縣成鄉的成村的屠殺,有的縣城內,所有回民無一倖免,而回軍所到 ...

關於香港的歷史現在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 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隋朝又廢東莞郡,將轄地併入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也改為隸屬南海郡,香港則仍歸寶安縣管理。唐朝至德二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遷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明朝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