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除夕的來歷+除夕的起源是什麼時候

除夕的來歷 除夕的起源是什麼時候

  除夕的來歷 除夕的起源是什麼時候

  除夕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佈新、祭祀祖先風俗,歲除之日是傳統的祭祖節。古籍中有講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們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另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據說這也是當時“除夕”節令的習俗之一。

  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其實由於陰曆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論如何,它都是陰曆年的末尾。

  除夕為什麼守歲?

  歲習俗又名“熬年”,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中華民族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春節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守歲注意什麼?

  1、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麼,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2、大門上的“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3、家中破損的家居要處理:該扔的扔、該修理的修理。千萬不要屆時坐在搖晃的椅子上。

  4、晚上所有的燈要開啟,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5、晚上八點之前要燒香拜佛。

  6、要穿紅衣裳、掛紅燈,放鞭炮。以圖吉利。

  7、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8、自己單獨過年的朋友,大師建議你將你的電視機全天全夜開放,以增加自己的“氣場”。

除夕的來歷 除夕守歲的來歷是什麼

  除夕的來歷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除夕守歲基本含義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除夕守歲的來歷是什麼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著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後,小孩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著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後來,人們覺得說“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為“歲”與“祟”諧音,於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為現在所說的“守歲”了。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的除夕之夜都有了新的內容,特別是春節電視文藝晚會(即“春晚”)的興起等,使除夕之夜過得更開心、更熱鬧。

什麼叫除夕?除夕風俗民情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除夕的起源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夢粱錄》卷六:“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間,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尷,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塗面,跳舞於市,行古儺禮。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凡除夕,蟒袍補褂走竭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竭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少數地方風俗不同,比如貴州,桌上的魚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

  除夕的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鞭炮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酒”、“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

  除夕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除夕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除夕上墳的風俗

  晉西呂梁山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劉周“心淚”一詩描寫的就是發生在呂梁山區的除夕送年食的情景。

  除夕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清明節的來歷起源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響相對更大更廣。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公曆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 ...

24節氣中小雪的來歷起源 小雪的來歷是什麼

  24節氣中小雪的來歷和起源   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二十節氣,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時值陽曆11月下半月,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 ...

六一兒童節來歷起源 六一兒童節是什麼來歷

  六一兒童節來歷和起源 六一兒童節是什麼來歷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燬,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堪 ...

端午節歷史起源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起源

  端午節歷史起源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起源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節,本是南方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 ...

202x年新年前夜是除夕除夕的風俗禮儀有哪些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大年初一的前夜,同時也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2022年的新年,也就是農曆的春節,正月初一的前一天晚上叫農曆大年三十,也叫除夕。關於除夕,有很多風俗和節日的禮儀,例如吃餃子、發壓歲錢等。   2022年除夕是幾號   每年春節的前夜,就是我們常說的除夕夜。除夕夜是農曆大年三十 ...

除夕禁忌 除夕有哪些禁忌

  1忌倒汙水、倒垃圾2忌剩下漿糊3忌諱有人來串門4不能動“魚”5忌過早睡覺6零點必須回家7燈長開不關8吃餃子不能說話9忌開箱櫃10忌吃藥11忌曬衣12不汲水13不說不敬之語14忌打碎器物除夕有哪些禁忌1、忌倒汙水、倒垃圾   據說,隨意亂倒汙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 ...

瑜伽來歷起源 瑜伽起源於哪裡

  1、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瑜伽發源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