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有很多人都意識到了有些餐館內都是存在著隱形消費的,遇到隱形消費應該怎麼去投訴?隱形消費是什麼意思?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隱形消費什麼意思
商家在銷售商品時透過一些隱形的手段向消費者出售或變相出售消費者並不需要的商品。
隱形消費陷阱的種類很多,如商家的打折陷阱、“返券”陷阱、“贈送禮品”陷阱等等,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多花錢消費。應對這些陷阱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其一就是剋制消費,消費者要買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其二就是消費者不要貪小便宜。
消費者在開辦某些銀行業務時就沒有被告知某些隱形費用,例如辦信用卡時,某行條款中有“乙方以外幣結算方式進行的消費和取現所產生的其他貨幣與美元的清算匯率按照國際信用卡組織及甲方的最新規定辦理,乙方同意承擔因此而產生的所有匯兌損失、佣金、費用及收費。”其中,“最新規定”和“所有費用及收費”就很含糊不清,辦卡者在成功成為客戶時就自動失去了辯駁的機會。還有某些銀行在銷售完產品後沒有建立產品賬戶或註明產品到期日,導致消費者在購買後因為遺失合同書而無法及時瞭解產品到期和收益情況。
隱形條款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原因有二,其一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機構故意隱瞞;其二為消費者在選擇時漠不關心。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隱形條款並非不在合同規範的內容當中,只是由於受到的關注不夠而常常被忽視。
隱形消費怎麼投訴
自行協商。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要想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可以採取和經營者自行協商的方式去解決矛盾和糾紛,按照法律的規定,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求經營者承擔應有的賠償責任。
達成和解。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假如和經營者坐下來了,大家對維權和賠償事宜談得差不多了,雙方就可以達成和解協議,和解協議達成,雙方的矛盾也就解決了。
向消協投訴。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可以選擇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和曝光這些侵權行為,讓這些違法行為無處遁形,也可以規範經營者的行為。
消協調解。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投訴後,可以請求消費者權益協會居中調解,由第三方監管機構充當調節者,以此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申請仲裁。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和經營者未達成調解協議或並未和解的,可以向商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由商事仲裁機構經過法定的仲裁程式,由仲裁委的裁決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向法院起訴。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和經營者未就維權事宜達成一致意見的,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用司法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因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要維權,一定要採取合法合規的方式去維權,不要讓自己從受害者變成侵害者。
餐飲隱性消費啥也沒點已消費幾十
近日,廣東深圳市民王女士向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稱,她和朋友在一牛肉火鍋店就餐,結賬時發現每份餐具被收取了3元錢。商家稱“餐具本來就是收費的”。而市消委會對此回應稱,經營者使用格式條款,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與其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否則格式條款的內容無效。
從餐具費到餐位費,從茶水費到醬料費,《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餐飲行業存在各式各樣的隱性消費,點餐時店家不主動告知需要收費,結賬時卻計入賬單。北京、天津、浙江、江西等地20多位群眾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餐飲行業隱性消費由來已久、司空見慣,希望相關部門進行規範、整治。
隱形消費怎麼投訴
1、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瞭解商品屬性。對於商品的種類、規格。效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後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於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儘可能地瞭解。
3、儲存購買憑證。購買後應儘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5、 網購-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從2014年3月15日起針對網上購物,商品不符合自己需求,買家可以在簽收日起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無理由退換貨的前提是該商品未被拆封。
6、 12315維權。在與商家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可以撥打12315電話,透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此途徑為最直接,最有效的尋找法律維權的方法。能給予不法商家最有效的懲罰。再使用12315維權之前,最好能保留商家不正當交易的有效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