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雖生猶死的歷史人物

雖生猶死的歷史人物

  1、文天祥,忠心國家,寧死不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句;

  2、劉胡蘭,為了保護革命同伴,死在敵人的閘刀下;

  3、羅盛教,救起落水的兒童,自己沉入冰冷的水底;

  4,雷峰,雷鋒精神也是一種道德觀念,是職業精神的體現。

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啥意思

  雖生之日猶死之年意思是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是指活的很痛苦,生不如死。雖然是出生的時候,但卻跟死了一樣,在那個變革動盪的年代,國人的麻木不仁跟死去的人一樣。

  魯迅反用其意,指雖然活著猶如死了。是說在大熱天裡熱得,雖然活著,不如死了算了。指在這種(熱得想死)情況下,做這些事可以驅除一些炎熱。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醜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江西一村寨村民姓氏“生熊死黃”

  瀛上村“生熊死黃”自明代延續至今,圖為瀛上村黃氏宗祠。

  南昌瀛上村“生熊死黃” 網友好奇!村民不覺稀奇!

  近日,(江西)南昌昌北蛟橋鎮瀛上村“生熊死黃”的習俗引起網友的關注,4月10日,記者走進瀛上村瞭解“生熊死黃”傳統的來龍去脈,據瞭解,瀛上村“生熊死黃”源自明代,但至於原因村民說法不一。

  瀛上村“生熊死黃”? 村民不覺稀奇!

  4月10日,記者來到瀛上村調查“生熊死黃”的情況。走進瀛上村,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個村民,他們普遍對“生熊死黃”很熟悉,“這裡姓熊的人生前姓熊,但是過世之後在墓碑上的姓就變成黃了,好早之前就從祖上傳了下來,沒什麼稀奇的。”瀛上村一位不願具名的村民對記者表示。

  據瀛上村一位76歲的老人熊祺芬介紹,他原來居住在外地的大哥過世後,選擇落葉歸根,最後將墳墓留在老家,雖然在外打拼多年,但最終還是尊重上輩人傳下來的習俗,墓碑上改為姓黃。“我們家族的人都很尊重祖上傳承下來的這種傳統,世世代代傳下來沒有任何異議。”熊祺芬對記者表示。

  自明代傳承至今 原因村民說法不一

  至於瀛上村“生熊死黃”的傳統從何時流傳下來,原因又是什麼,村民們說法不一。熊祺芬向大江網記者介紹,明朝洪武年間,原南昌安義縣羅田黃家有一黃姓人士入贅南昌蛟橋鎮瀛上村,並改姓隨妻子姓熊,其岳母承諾,若是他們的後代中有人中了狀元便可以改回黃姓,同時還同意在他死後,墓碑上改回黃姓。而後,雖然他們的後代多有成就非凡者,但是“生熊死黃”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而老家是瀛上村的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長熊河水卻向記者提供了另外一種說法。熊河水向大江網記者介紹,瀛上村“生熊死黃”的傳統源自明末清初,當時從武漢遷至南昌安義的黃氏家族中一個黃姓外甥過繼給了南昌瀛上村熊姓舅舅,此後就跟隨舅舅姓熊。“但是中國人都有一種生不改名死不改姓的傳統,所以這位熊姓外甥死後就改回了原來的黃姓,其後代也一直延續這個傳統。”熊河水向記者介紹。

  生前死後姓氏不同習俗南昌獨瀛上村一地

  對於這種奇特的姓氏傳統,記者電話採訪了南昌市民俗博物館館長梅聯華。梅聯華向大江網記者介紹,南昌市有“生前姓氏和死後姓氏不同”習俗的地方只有瀛上村這個地方,但是類似瀛上村有這樣奇特姓氏傳統的地方不只一個。“南昌縣廣福鎮板湖永木黎村就是一個類似的例子,永木黎村原名是‘守墓李家’。”梅聯華說。

  梅聯華向記者介紹,永木黎村很長時間被稱為“守墓李家”,然而後代認為祖先原為守護李王(唐玄宗之子)墓才在這裡繁衍定居,加上當時形式緊迫,怕為此遭到株連而被朝廷暗殺,所以分別去“守”、“李”的諧音“永”、“黎”,將“守墓李家”改為“永墓黎家”,到了清代,黎氏家族沒落,族人認為是“墓”字不吉所致,所以又取“墓”字諧音“木”代之,改為“永木黎村”一直沿用至今。


重陽節與哪個人物有關 重陽節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重陽節與哪個人物有關   重陽節與東漢時期的恆景這個人物有關,相傳在東漢時期,桓景父母患瘟疫都去世了,於是他便孤身一人上山拜師學藝。學了一身功夫下山,讓村裡得瘟疫的人全部上山一人給一杯菊花酒,除掉了瘟疫除,因此桓景趕走瘟疫的故事一直被流傳至今,也被人紀念。   重陽節的神話傳說: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 ...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 端午節是紀念哪個歷史人物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 端午節是紀念哪個歷史人物的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除了紀念屈原之外,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秋瑾、介子推等。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認為源於紀念屈原 ...

寒食節的由來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寒食節由來的傳說

  寒食節的由來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寒食節由來的傳說   寒食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 ...

清明節和誰有關係 清明節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清明節和誰有關係 清明節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清明節和介之推有關。   重耳是春秋時期有名的霸主,但是在他成名之前,也有一段心酸的往事。當年他的父親寵愛驪姬和少姬兩個美人,後來驪姬勝出,晉獻公被驪姬完全迷惑。驪姬生下兒子後,便鼓動晉獻公封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並對其他的幾個皇子趕盡殺絕。晚年的晉獻公十分昏庸, ...

一諾千金最早是形容哪位歷史人物的 一諾千金形容歷史人物是誰

  導語: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那麼一諾千金最早是形容哪位歷史人物的?一諾千金形容歷史人物是誰?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諾千金最早是形容哪位歷史人物的一諾千金形容歷史人物是誰季布。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 ...

負荊請罪的歷史人物是誰

  1、負荊請罪的主人公是廉頗和藺相如。   2、廉頗和藺相如都是趙國的肱骨之臣,不過廉頗因為看不慣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而出言不遜,藺相如從國家大局出發並不與他計較。後來廉頗也意識到了錯誤,就揹著荊條去跟藺相如賠不是。 ...

聞雞起舞的歷史人物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劉琨。聞雞起舞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於《晉書祖逖傳》,意思是聽到雞叫聲便起床練習舞劍,常用來比喻有志向的人發奮圖強、及時振作、努力刻苦,是褒義詞。祖逖和劉琨是晉朝時期的一對好友,兩人有著相同的抱負,但願為祖國建功立業,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兩人感情深厚,惺惺相惜,常常同塌而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