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中安數與伏數分別代表電流和電壓。單位分別是A和V。
科學上把單位時間裡透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的電量叫做電流強度,簡稱電流。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做有規則的定向運動就形成了電流。
電壓,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電壓是電路中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中安數與伏數分別代表電流和電壓。單位分別是A和V。
科學上把單位時間裡透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的電量叫做電流強度,簡稱電流。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做有規則的定向運動就形成了電流。
電壓,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電壓是電路中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線與是指多個閘電路的輸出端接在一起,才有線與的邏輯。
在輸出端實現線與,但必須要求每個閘電路是OC門,即集電極開路門,所以,凡是OC門的閘電路就可以實現“線與”。 用數字訊號完成對數字量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電路稱為數位電路,或是數字系統,由於它具有邏輯運算和邏輯處理功能,所以又稱數字邏輯電路。
夏至三庚數頭伏的意思 夏至三庚數頭伏怎麼算
夏至三庚數頭伏是指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頭伏,即為入伏。
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並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夏至三庚數頭伏怎麼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21世紀新演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數年1單數年6、Y年、[ ]取整、MOD取餘)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於7時減1小於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