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青蒿素抗藥性獲新突破+發現者屠呦呦名字出處+怎麼讀+生平成就

青蒿素抗藥性獲新突破 發現者屠呦呦名字出處 怎麼讀 生平成就

  在我國現今的醫學界,有這樣一位科學家,她是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生理醫學獲獎者,並和其團隊研究發現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對抗抗瘧藥有著很大的貢獻,她就是屠呦呦,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名人故事一起來看看屠呦呦的生平簡介以及研究成果吧!

  屠呦呦簡介 名字出處 怎麼讀

  屠呦呦(tú yōu yōu),我國著名科學家,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屠呦呦更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2015)的華人科學家。此項獎項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屠呦呦和青蒿素,名皆出自“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據說,當屠呦呦出生時,她的父親屠濂規聽到其哭聲呦呦,隨口吟誦出《詩經·小雅·鹿鳴》中的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併為其取名“呦呦”。而“蒿”,根據宋代朱熹注稱,“蒿即青蒿也”。自此,屠呦呦與青蒿結下了不解之緣。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意為,鹿見到蒿草,便發出“呦呦”的鳴聲,呼朋引伴來食。有人說,《詩經》中的這句話“預言”了屠呦呦與青蒿素的淵源,那麼再看隨後的兩句,“我有嘉賓,德音孔昭。”意為,我有好的賓客,他已盛名昭昭,這句話似乎更貼切地“預示”了屠呦呦今日的聲名遠播。

  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抗藥性獲新突破

  屠呦呦團隊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療效立竿見影。

  屠呦呦與青蒿素的發現

  屠呦呦和其團隊研究發現了青蒿素。在上個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奎寧類藥物已經產生了抗藥性,嚴重影響到治療效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滅人體內瘧原蟲,對惡性瘧疾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屠呦呦受中國典籍《肘後備急方》啟發,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青蒿素是從複合花序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的一種無色針狀晶體,其分子式為C15H22O5,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在1971年發現。青蒿素是繼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後最有效的抗瘧特效藥,尤其是對於腦型瘧疾和抗氯喹瘧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點,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稱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

  屠呦呦的主要成就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藥研究任務,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藥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1972年,從該有效部分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型別抗瘧藥,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

  1973年,為確證青蒿素結構中的羰基,合成了雙氫青蒿素。又經構效關係研究,明確在青蒿素結構中過氧是主要抗瘧活性基團,在保留過氧的前提下,羰基還原為羥基可以增效,為國內外開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開啟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瘧研究課題獲全國科學大會“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委授予的國家發明獎二等獎

  1984年,青蒿素的研製成功被中華醫學會等評為“建國35年以來20項重大醫藥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一類新藥證書(86衛藥證字X-01號)

  1992年,雙氫青蒿素被國家科委等評為“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

  1992年,“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獲一類新藥證書(92衛藥證字X-66、67號)

  1997年,雙氫青蒿素被衛生部評為“新中國十大衛生成就”

  2003年,“雙氫青蒿素栓劑”、青蒿素製成口服片劑獲得《新藥證書》,分別為國藥證字H20030341和H20030144。在北醫有關部門支援下,已將雙氫青蒿素用於治療紅斑狼瘡和光敏性疾病。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藥物臨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ZL 99103346.9)。經臨床100例療效初步觀察,總有效率94%,顯效率44%。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6年4月21日,入選《時代週刊》公佈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佈,中國女藥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與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理由為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

  研究經歷

  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分配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

  1956年,全國掀起防治血吸蟲病的高潮,她對有效藥物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 Lour.)進行了生藥學研究;後來,又完成了品種比較複雜的中藥銀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藥學研究。這兩項成果被相繼收入《中藥志》。

  1959—1962年,參加衛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系統地學習了中醫藥知識,深入藥材公司,向老藥工學習中藥鑑別及炮製技術,並參加北京市的炮製經驗總結,從而對藥材的品種真偽和道地質量,以及炮製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後屠呦呦參加了衛生部下達的中藥炮製研究工作,是《中藥炮炙經驗整合》一書的主要編著者之一。

屠呦呦團隊新突破 主要成就是什麼 青蒿素怎麼讀

  近日,我國著名科學家屠呦呦的團隊有了新突破,據介紹,屠呦呦團隊攻堅了“青蒿素抗藥性”的難題,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名人故事一起來看看屠呦呦團隊新突破的主要成就吧!

  問:屠呦呦團隊新突破主要成就是什麼?青蒿素讀法?

  答:屠呦呦團隊新突破主要成就是深入研究抗瘧機理,攻堅“青蒿素抗藥性”難題,青蒿素讀法(qīng hāo sù)。

  深入研究抗瘧機理,攻堅“青蒿素抗藥性”難題

  發現青蒿素以來,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為最有效、無併發症的瘧疾聯合用藥。然而,世衛組織最新發布的《2018年世界瘧疾報告》顯示,全球瘧疾防治進展陷入停滯,瘧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瘧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階段性目標將難以實現。究其原因,除對瘧疾防治經費支援力度和核心干預措施覆蓋不足等因素外,瘧原蟲對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產生抗藥性是當前全球抗瘧面臨的最大技術挑戰。

  世衛組織和東南亞國家的多項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國、緬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對瘧疾感染者採用青蒿素聯合療法(“青蒿素藥物”聯合“其他抗瘧配方藥”療法)的三天週期治療過程中,瘧原蟲清除速度出現緩慢跡象,併產生對青蒿素的抗藥性。

  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目前世衛組織大力推廣的一線抗瘧療法,是當前全球抗瘧的最重要武器。一旦瘧原蟲普遍對其產生抗藥性,後果將十分嚴重,全世界科學家都非常擔心“青蒿素抗藥性”進一步惡化。而屠呦呦認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藥性”難題,就必須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機理。

  據介紹,青蒿素在人體內半衰期(藥物在生物體內濃度下降一半所需時間)很短,僅1至2小時,而臨床推薦採用的青蒿素聯合療法療程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殺蟲視窗只有有限的4—8小時。而現有的耐藥蟲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變生活週期或暫時進入休眠狀態,以規避敏感殺蟲期。同時,瘧原蟲對青蒿素聯合療法中的輔助藥物“抗瘧配方藥”也可產生明顯的抗藥性,使青蒿素聯合療法出現“失效”。

  屠呦呦團隊經過三年多科研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終獲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療效立竿見影。

  解決“青蒿素抗藥性”難題意義

  國際頂級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近期刊載了屠呦呦團隊該項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藥性”治療應對方案,引發業內關注。

  據介紹,解決“青蒿素抗藥性”難題意義重大:一是堅定了全球青蒿素研發方向,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青蒿素依然是人類抗瘧首選高效藥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瘧藥價格低廉,每個療程僅需幾美元,適用於疫區集中的非洲廣大貧困地區人群,更有助於實現全球消滅瘧疾的目標。

  “全球瘧疾防控與中國政府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動倡議主旨高度一致。”世衛組織全球瘧疾專案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說,“截至目前,青蒿素聯合療法治癒的瘧疾病患已達數十億例。屠呦呦團隊開展的抗瘧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貢獻不可估量。”

  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一期臨床試驗結果謹慎樂觀

  據瞭解,在“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新突破的同時,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

  據介紹,傳統治療紅斑狼瘡只能使用免疫製劑保守治療,難以根治且存在繼發感染等風險。根據團隊前期臨床觀察,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分別超90%、80%。佩德羅·阿隆索肯定了這種可能,同時他也認為,必須進一步根據國際標準,經周密設計和嚴格實施的臨床試驗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顯示,由屠呦呦團隊所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交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准。

  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牛津醫學教科書》

  據瞭解,由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等專家撰寫的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即將再版的國際權威醫學教科書《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業界認為,這將成為中醫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實踐成果。

  而題為“傳統醫藥的典範——中醫藥”的章節已完成定稿,分為“什麼是傳統醫藥”、“青蒿素等中藥發現史、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中醫藥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和“傳統醫藥便廉可及”四大部分。今年4月,該書出版方牛津大學出版社已啟動校對工作,將於今年下半年再版。

  《牛津醫學教科書》主編考克斯教授說,對傳統中醫藥論著即將納入該教科書感到高興。他說:“中醫藥章節既重要又具深度。這一切都是中國科學家傑出努力的結果。”

  佩德羅·阿隆索等權威專家認為,屠呦呦團隊在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中醫療法不僅在中國廣泛應用,而且因有效治療而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希望中國科學家在青蒿素研究的國際舞臺上繼續發出更多聲音。

  相關閱讀:青蒿素是什麼

  青蒿素是從複合花序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的一種無色針狀晶體,其分子式為C15H22O5,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在1971年發現。青蒿素是繼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後最有效的抗瘧特效藥,尤其是對於腦型瘧疾和抗氯喹瘧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點,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稱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貢獻,與另外兩位科學家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青蒿素治什麼病

  抗瘧疾:青蒿素是繼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後最熱門的抗瘧特效藥,尤其是對於腦型瘧疾和抗氯喹瘧疾,青蒿素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點。其抗瘧疾作用機理主要在於在治療瘧疾的過程透過青蒿素活化產生自由基,自由基與瘧原蛋白結合,作用於瘧原蟲的膜繫結構,使其泡膜、核膜以及質膜均遭到破壞,線粒體腫脹,內外膜脫落,從而對瘧原蟲的細胞結構及其功能造成破壞,且細胞核內的染色質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青蒿素還能使瘧原蟲對異亮氨酸的攝入量明顯減少,從而抑制蟲體蛋白質的合成。青蒿素的抗瘧疾作用與不同的氧氣壓力有關,氧氣壓力越高,青蒿素對於體外培養的惡性瘧原蟲的半數有效濃度會降低。活性氧不僅可以直接對瘧原蟲起到破壞的作用,而且會損壞紅細胞,從而導致瘧原蟲死亡。黃花蒿除了對瘧原蟲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外,對其他寄生蟲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紀80年代初,經科研人員初步研究發現,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蟲的作用,研究證實,在整個服用青蒿素藥物階段對幼蟲期的血吸蟲都能產生殺滅作用。臨床證實,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治療瘧疾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特別明顯的不良反應 。

  抗腫瘤:青蒿素的抗腫瘤作用逐漸被人們發現。青蒿素能夠致使乳腺癌細胞、肝癌細胞、宮頸癌細胞等多種癌細胞的凋亡,對癌細胞的生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腫瘤作用主要是依靠誘導細胞的凋亡而實現的。研究發現,青蒿素是透過誘導細胞的凋亡而殺滅腫瘤細胞的。雙氫青蒿素可以透過增加活性氧,從而抑制啟用缺氧誘導的相關因子,發揮出選擇性細胞毒作用。青蒿球酯對人的大腸癌細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發現,青蒿琥酯對人的大腸癌細胞的增值抑制作用和凋亡促進作用存在劑量依賴性。線粒體是細胞凋亡的放大器和感受器,調節控制著細胞的代謝活動,線粒體的膜電位誘導細胞的凋亡。青蒿素作用於白血病細胞的細胞膜,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使得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升高,這樣不僅使得鈣蛋白酶得以啟用,使其膨脹死亡,而且促進了凋亡物質的釋放,細胞凋亡加快 。

  免疫調節:研究發現,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使用劑量在不會引起細胞毒性的情況下,能夠較好的抑制T淋巴細胞絲裂原,從而誘導小鼠脾臟淋巴細胞的增殖。這一發現對於治療T淋巴細胞所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好的參考價值。青蒿玻醋具有增強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能夠使小鼠血清的總補體活性提高。雙氫青蒿素對於B淋巴細胞的增殖,能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從而減少B淋巴細胞對自身抗體的分泌,減輕體液免疫反應,對體液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減少了免疫複合物的形成 。

  抗真菌:青蒿素的抗真菌作用也使得青蒿素表現出了一定的抗菌活性。研究證實青蒿素的渣粉劑和水煎劑對炭疽桿菌、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結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抑制狼瘡腎炎的復發:青蒿素在臨床上還具有與冬蟲夏草合用,可以抑制狼瘡腎炎的復發,以達到保護腎臟的功效。其抗纖維化作用,能夠顯著降低肺組織的纖維化程度,對於瘢痕的預防和治療有較好的實用前景 。

  抗卡氏肺孢子蟲肺炎:青蒿素還可以破壞卡氏肺孢子蟲膜繫結構,引起孢子蟲滋養體胞漿及包囊內出現空泡,線粒體腫脹,核膜破裂,內質網腫脹,囊內小體溶解破壞等超微結構的改變,從而抗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胚胎毒性:青蒿素類藥對胚胎有較高的選擇性毒性,較低劑量即可使胚胎死亡而導致流產,有可能被開發為人工流產藥物。

  抗糖尿病:2016年12月1日,線上發表於美國Cell(《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一藥物或許還可以拯救糖尿病患者。來自奧地利科學院CeMM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發現,青蒿素能夠讓產生胰高血糖素的 細胞“變身”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青蒿素結合了一個稱為gephyrin的蛋白。Gephyrin能夠啟用細胞訊號的主要開關——GABA受體。隨後,無數的生物化學反應發生變化,導致了胰島素的產生。另一項研究表明,在小鼠模型中,注射GABA也能導致 細胞轉化為 細胞,表明兩種物質靶向了相同的機制。但青蒿素的長期作用需要進一步測試 。


研究的青蒿到底是個啥

  青蒿素是從複合花序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在1971年發現。   青蒿素是繼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後最有效的抗瘧特效藥,尤其是對於腦型瘧疾和抗氯喹瘧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點。其對鼠瘧原蟲紅內期超微結構的影響,主要是瘧原蟲膜繫結構的改變,該藥首先作用於食物泡膜、表 ...

發現青蒿是哪一年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是2015年。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藥學家。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第一位獲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諾貝爾科學獎項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 ...

2017難有突破的星座

  舊年過去,新的一年到來。那麼在2017年中每個星座的運程又會是如何的呢?有些人職場步步高昇,而有些人卻依舊是充滿著波折。那麼在十二星座中,在2017年中難有突破的星座又有哪些呢?      愛情事業均遇挫折的雙子座   在新的一年中,雙子座的人他們的運程卻不是很好,在事業上會遭受挫折,輕則就在自己的職位上 ...

中國光刻機的突破

  1、晶片設計的研究與開發離不開光刻機,特別是具有先進工藝技術的晶片。但ASML是全球先進平版印刷市場之上的巨頭。此前,中芯國際還花了很多錢購買了一臺先進的平版印刷機。但由於美國的原因,ASML光刻機無法順利進入中國,這也給我國7Nm及更先進的工藝技術晶片的發展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要知道,我國目前的量產光刻 ...

倚天龍記攻略

  1、元朝未年,天災人禍不斷,再加上蒙古人歧視漢人,漢人在長久被蒙古人欺壓下積怨日深……在此動亂的大時代洪流下,武林社會由此出現了二十四個字[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因倚天劍失傳已久,所以江湖上只要聽聞屠龍寶刀現身之處,莫不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不知道多少人為了奪得寶刀而犧 ...

倚天龍記演員表

  1、鄧超、安以軒、劉競等主演的古裝武俠電視劇,改編自金庸的同名小說。   2、劇情介紹:元朝末年,武當弟子張翠山與天鷹教教主之女殷素素因捲入到屠龍刀的爭奪之中,與金毛獅王謝遜一起漂流到海上荒島。張翠山與殷素素二人結合生子,取名無忌。十年後,張翠山與妻子迴歸中土,卻因與屠龍刀的瓜葛,雙雙被逼自刎,只留下孤兒 ...

青蒿是有機物嗎

  青蒿素是有機物,屬於有機化合物的酯類。   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其分子式為C15H22O5,分子量282.33,組分含量:C(63.81%),H(7.85%),O(28.33%)。   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碳氧化物、碳硫化物、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金屬碳化物、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