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漢語詞彙,讀音為zhuānxū。指中年貴族,引申指體面的人、守法的人,再引申指社會精英。
顓頊也是上古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據《史記》記載,顓頊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因輔佐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顓頊,漢語詞彙,讀音為zhuānxū。指中年貴族,引申指體面的人、守法的人,再引申指社會精英。
顓頊也是上古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據《史記》記載,顓頊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因輔佐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1、顓頊拼音:[zhuān xū]。
2、顓頊(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中華人文始祖之一。顓頊因佐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今河南開封市杞縣高陽鎮)。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
3、顓頊去世後,由黃帝曾孫、玄囂(少昊)之孫、蟜極之子帝嚳繼位。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顓頊念zhuān xū。顓頊為上古部落聯盟首領。顓頊輔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陽(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故號高陽氏。少昊死後,打敗爭奪帝位共工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自號“高陽氏”。顓頊去世後,由黃帝曾孫帝嚳繼位。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漢初的歷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來的顓頊歷。顓頊歷是一種古四分曆,以3651/4日為迴歸年長度,29 499/950日為朔望月長度,十九年七閏。漢武帝時,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受命議造漢歷;最後,在18種改歷方案中選定了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歷,稱太初曆。太初曆以365 385/1539日為迴歸年長度,29 43/81日為朔望月長度。西漢末年,劉歆修訂太初曆而更名為三統曆。
《顓頊歷》完成於秦獻公十九年(前366年)。該歷以夏正十月為歲首,閏置於九月之後,以該年正月初一日剛好立春為節氣的計算起點。《顓頊歷》有兩大特點: 一是其時秦政權尚僻處於雍州,不與諸侯各國交往。所以它實行的歷法,直到秦統一天下後才推行全國。但又漢行秦歷,才使《顓頊歷》一躍而奉為曆法“正統”。二其時古四分曆理論已非常成熟,所謂《顓頊歷》,只不過是月建有差,歷策卻仍是一個師傅下山的“疇人” 用古四分曆方法擬訂的。由於前367年夏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為乙卯(年干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曆推步而出,而《顓頊歷》歷家又稱之為“乙卯元”可知,《顓頊歷》不過是“古四分曆”或逕是《殷歷》的一支而已。關於此兩歷關係中的“正統”問題,實在是要與歷史的看法來個“否定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