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迴歸,俗稱九七回歸,有時稱為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常稱香港迴歸祖國,指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國將治權交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歷史事件。
同時香港的華人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並恢復其中國人的身份,中英雙方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簽訂了《中英聯合宣告》,決定了1997年7月1日起,中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權和治權。
香港迴歸,俗稱九七回歸,有時稱為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常稱香港迴歸祖國,指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國將治權交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歷史事件。
同時香港的華人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並恢復其中國人的身份,中英雙方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簽訂了《中英聯合宣告》,決定了1997年7月1日起,中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權和治權。
1、1997年7月1日。
2、1997年7月1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
3、零時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莊嚴宣告: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宣告,兩國政府如期舉行了香港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世,也是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的勝利。
4、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迴歸祖國,標誌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零時12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結束。
2020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20年三伏天是什麼日期
2020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至8月24日結束,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農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初六)
什麼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人們對於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且又多雨潮溼、悶熱的一段日子的俗稱,時間一般在一年的小暑與處暑這個節氣之間。這段時間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正處於北半球的夏季,從夏至到大暑這段時間,氣溫漸升至最高,加上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氣晴朗少雲,地面輻射增溫,還有在東南季風的影響下,北半球也開始進入梅雨季節,雨水增多,所以-就形成了“三伏天”這樣氣溫高又潮溼、悶熱的天氣現象。
三伏天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其實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階段,“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也可以理解為“隱藏”“靜止”,就是說在天氣炎熱的這段時間裡,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都應該宜伏不宜動。
三伏天的計算方法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出現的具體原因
三伏天的出現是有著科學依據的,需要站在地理學的角度來解析。2020年入伏之後太陽強烈,地表每天都要吸收很多的熱量,且散發得很少。
熱量逐漸聚集,等到三伏天時地面熱量將達到頂峰,氣溫也是最高的。同時,在三伏天副熱帶高壓會不斷加強,天氣晴朗無雲,下雨的情況也特別少,這也使得天氣更熱。
2020年“三伏天”健康養生注意事項
1、注意防曬,預防高溫中暑
三伏天一年中氣溫最高溫高溼的時候,氣溫增高,持續的悶熱會使人體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皮膚散熱功能下降,輕則易高熱、頭暈、噁心、口乾、抽筋等,重則還會引起呼吸衰竭、暈厥、休克等中暑現象,所以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防曬、防暑工作。
2、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意思就是說不管是在數九寒天還是酷暑六月,都應堅持運動鍛鍊,這樣才能更好地“順四時、適寒暑”,保證身體健康。在三伏天,人們也可以適當地進行鍛鍊,因為夏天體內容易積累熱毒,容易造成身體不適,所以適當出汗的話可以幫助排解體內熱量和毒素,幫助調節體溫,還能提高免疫力,免受疾病困擾。
3、多喝水有益健康
夏季氣溫炎熱,人體體溫也會略微偏高,所以在夏天人們排汗量也會加大,其實夏天排汗散熱是有益人體健康的,汗液能夠帶走熱量和一些對人體不好的微量元素,幫助平衡體溫,提高免疫力等等,但是排汗後要及時補充流失的水分,不然的話,流失的水分得不到補充,也會造成人容易口乾舌燥、疲勞嗜睡、影響個人的精神和體能狀態,所以平時還是要養成喝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運動後可以應適當喝一些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對恢復體力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