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出土於什麼墓
馬踏飛燕出土於什麼墓
馬踏飛燕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東漢銅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再加上用鳥形作底座,在藝術上實屬一種創造。
馬踏飛燕出土於哪裡
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馬踏飛燕出土時間
馬踏飛燕 這件精美的青銅雕塑,1969年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長45釐米,高35釐米。它是東漢時期雕塑藝術的精品,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成就。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馬踏飛燕是在什麼地方出土的
馬踏飛燕,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
馬踏飛燕是什麼時期的雕塑
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的雕塑,同時也是鑄銅工藝的傑出作品,由於馬蹄之輕快,馬鬃馬尾之飄揚,恰似天馬行空,以至飛燕不覺其重而驚其快,更增加了銅馬凌空飛馳的氣勢。銅奔馬微微地偏向一側的頭高昂著,前面頭頂的鬃毛和後面的馬尾一致向後方飄飛,渾圓的軀體呈流線型,四肢動感強烈,三蹄騰空,右後蹄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 ...
為什麼馬踏飛燕是中國旅遊的標誌
最終選擇將馬踏飛燕作為旅遊行業標誌,主要出於以下三點考慮:
1、20世紀80年代,外國遊客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最感興趣。馬踏飛燕無論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都能代表中國數千年的燦爛文化,有利於吸引外國遊客;
2、自古以來,馬就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旅行工具,與旅遊有一定關係;
3、馬具有 ...
成語馬踏飛燕是什麼意思
馬踏飛燕不是一個成語,只是一個含有“馬”字的詞語。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 ...
馬踏飛燕是什麼材質
馬踏飛燕是東漢青銅器,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東漢銅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 ...
馬踏飛燕的故事
馬踏飛燕原名“銅奔馬”,是踏鳥追風的天馬造型。1983年,經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預示著中國旅遊業的騰飛如天馬行空、前途廣闊。1969年在甘肅威武縣出土的東漢時期文物“銅奔馬”三足騰空,在後蹄踏著一隻飛鳥,構思絕妙、造型生動。經專家考證,馬蹄踏著的“鳥”是神話傳說中專司風雨的風神龍雀,“馬”則寓意 ...
馬踏飛燕是哪個朝代的
馬踏飛燕是東漢的文物,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合稱漢朝。新莽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