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

  驚蟄讀“[jīng zhé]”,其意思是“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解釋含義為,動物在冬日的時候蟄伏,到了春天便出來活動,故稱“啟蟄”,另外,這個時候會有春雷,驚醒蟄伏的動物,便為驚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驚蟄節氣別稱:

  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

  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同樣的,“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

  漢初以前立春—啟蟄—雨水—春分—穀雨—清明

  漢景帝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此後,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歷。“啟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歷的時候。

  驚蟄為什麼會打雷?

  驚蟄正好在冬春交替時節,春氣開始萌動,而此時冷空氣的活動也還很頻繁。如果在“驚蟄”之前打雷,說明春氣萌動較早,暖溼氣流很活躍,冷暖氣流交匯後就容易出現持續的陰雨天氣。

  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程序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二十四節氣驚蟄怎麼讀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二十四節氣驚蟄怎麼讀

  驚蟄的意思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讀jīng zhé。在漢語中蟄的讀音有zhē或zhé兩種讀法,當讀作二聲zhé的時刻,是名詞,是當讀作zhē的時刻是動詞,是叮咬的意思,如被蜜蜂蟄了、被蠍子蟄了。

  驚蟄節氣基本資訊

  中文名稱:驚蟄

  外文名稱:The Waking of Insects

  別名:啟蟄

  代表寓意:天氣回暖,春雷始鳴

  屬性:農曆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日期:3月5日-3月7日黃經:太陽到達黃經345度

  氣候特點:氣溫回升,雨水增多,乍寒乍暖

  所屬季節:春季

  時間點:二月初一前後(公曆3月5-6日)

  前一節氣:雨水

  後一節氣:春分

  風俗活動:祭白虎、打小人

  風俗食物:“炒蟲”、生梨

  農事活動:防病蟲害

  養 生: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

  三 候:桃始華;黃鸝鳴;鷹化為鳩

  屬 性:24節氣之一,干支歷卯月的起始

  節氣驚蟄是什麼意思

  和其他節氣相同,驚蟄日期也和農曆沒有必然聯絡(2016年為正月二十七)。

  每年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勢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幹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驚蟄有哪些民俗習俗

  “打小人”驅趕黴運

  “打小人”在廣東和香港地區比較流行,通常在驚蟄這一天流行打小人,打小人並非詛咒,而是另外的一種祈福形式,求一個心裡安慰,打小人的最佳時間是驚蟄日傍晚七點,地點則一般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香港民間傳統會打小人,在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勝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點香燭,將紙小人放在磚頭上,手執一隻舊鞋,口中唸唸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地走……”。手起鞋落打得拍拍響,再放入元寶盆燒為灰燼。

  祭白虎化解是非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驚蟄吃梨

  古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在陝西、山西及蘇北一帶流傳有“驚蟄吃個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驚蟄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後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寒露節氣的含義解釋

  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寒露節氣的含義解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三候:

  鴻鴈來賓。鴈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通書》作來濱。濱,水際也,亦通。

  雀入大水為蛤。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雲: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於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

  菊有黃華。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

  我國傳統將寒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節氣氣候的影響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區域性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乾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採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溼潤。

  寒露時節如何養生

  自“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此節氣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

  寒露時節正處於戌月的上半月,天干物躁,戌土中的丁火會克辛金,在這節氣裡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特別是17號、18號、19號這三天,更要引起注意。


處暑節氣的處是什麼意思 處暑的處字含義解釋

  處暑節氣的處是什麼意思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暑節氣以後,代表炎熱的天氣進入尾聲,即將停止暑熱,但不代表後續沒有了炎熱的天氣,一方面今年的“三伏天”還未過去,另外一方面,受“秋老虎”的影響,處暑之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天氣,不過早晚的溫度已有所降低,只是中午時候, ...

小寒是什麼意思呢 小寒節氣含義解釋

  小寒是什麼意思呢小寒節氣的含義解釋   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不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鄉   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鵲始巢   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 ...

小暑是什麼意思呢 24節氣小暑的含義解釋

  小暑是什麼意思呢 24節氣小暑的含義解釋   小暑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其中,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即為小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溼,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 ...

春分是什麼意思啊 24節氣春分的含義解釋

  春分是什麼意思啊 24節氣春分的含義解釋   春分是晝夜平分的意思,也有平分春天之意。   《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穀雨節氣含義是什麼意思 24節氣穀雨的含義解釋

  穀雨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24節氣穀雨的含義解釋   “雨生百穀”的意思。穀雨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古代解釋即所謂“雨生百穀” ...

小滿節氣含義是什麼意思 24節氣小滿含義解釋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24節氣小滿含義解釋   意思是這時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   元吳澄撰的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意思是說這時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 ...

芒種是什麼意思 24節氣中芒種的含義解釋

  芒種是什麼意思 24節氣中芒種的含義解釋   指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過此即失效。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芒種忙、忙著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農曆書》中說:“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 ...